安徽无为县审计局五项举措推进投资审计向纵深发展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0日】
【来源:安徽省无为县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安徽省无为县审计局采取五项措施加强投资审计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前移审计监督关口。综合运用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监督方式,在对一般项目进行事后审计外,对政府重点投资项目、隐蔽工程较多的项目、工程施工中出现重大变更的项目,该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在项目立项报告、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等环节选择相应的阶段介入,实行跟踪审计。

    择优选择中介协审。为了有效缓解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该局积极探索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协助审计的方法,并研究制定了《无为县审计局关于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决(结)算审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外聘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性投资审计工作程序,强化了审计时限和质量管理,实现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工作的制度化管理,提升投资审计工作水平。

    扩大审计监督范围。积极落实“跟进”要求,在对全县所有重点工程进行审计的同时,将乡镇政府以及县直各部门投资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也纳入到审计之中,并选择有影响的已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建设工程进行复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提升审计服务职能。贯彻“ 审、帮、促 ”的方针,突出审计的服务职能,该局在开展每项工程审计时,既注重工程造价审核,又重点揭露工程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存在高估冒算和损失浪费等问题。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规范现场管理、加强投资控制、规范财务核算等方面的建议,促进政府资金合理高效使用。

    探索投资效益审计。近年来,该局按照效益审计是审计工作发展的趋势和前进的方向,将开展投资项目效益审计作为效益审计的突破口,采取请进来讲课和派出去学习等办法,培养审计人员开展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意识,消除审计人员开展效益审计的为难情绪,提高审计人员开展效益审计积极性。同时结合实际,挑选好部分项目试行开展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积累经验、探索效益审计的路子,逐步由传统审计向效益审计迈进。(陈昌松)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