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审计勇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急先锋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7日】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日前,江苏省常州市市委书记范燕青在转发审计工作经验时作出批示:“全市审计系统积极履行职能,服务大局,调整中心,在依法审计中不断创新,取得了很好成绩”,对审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三年来,常州审计为该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共有40多篇《审计报告》、《审计要情》得到市领导批示。
    
    2009至2011年,常州市审计局共完成各类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460个,查出违规金额7.05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74亿元,审计后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拨款6.23亿元。审计机关的“免疫系统”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亮剑——维护财经秩序

    从审计对象到检查内容和重点,审计的触角不断拓展和延伸。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红十字会等一些授权履行政府行政职能的单位也被纳入了审计监督范围。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逐步建立了“党政领导联合审计”的模式,积极探索“三责联审”之路。作为“经济卫士”,审计运用好手中的“利剑”,有效惩处违纪违规人员,维护财政经济安全。三年中,该局共作出审计决定32份,处理、处罚金额4亿多元,移送处理违纪违规人员5人。在财政审计方面,该局共查出预算单位违规金额6.17亿元,积极开展了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小金库”清理等专项工作。在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方面,采取及时跟进、全程跟踪的工作方法,先后对高架道路一期、二期,BRT一号线、二号线等30多个重点项目实施跟踪审计,成功核减工程造价和促进节约投资10多亿元。

    把关——规范专项资金

    以“强绩效”为目标,围绕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的配置使用、行政效能、政策执行等重点,深入开展绩效审计。三年共完成财政扶持经济发展资金、农林专项资金、旅游专项资金等30多项绩效审计或调查,在促进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范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民生民本专项资金审计的步伐不断加快,先后组织开展“农村新五件实事”专项资金、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住房维修基金等社会关注的专项资金开展审计调查。三年中,该局共组织开展50多项涉民资金、项目的审计和调查,涉审金额260多亿元,有力促进了惠民政策的落实和民生资金的管理,为建设和谐常州、幸福常州添砖加瓦。

    求索——打造品牌特色

    该局率先探索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绩效审计,审计经验和模式已被审计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5次应邀登上国家审计署干部培训讲台,先后为10多个省、市进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业务辅导。连续3年开展“绩效审计推进年、普及年、提高年”活动,审计监督和审计服务两手抓,加快了审计自身转型升级的步伐。绩效审计工作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认可,多次在全省性会议上作专题交流,并在《中国审计报》上作宣传、报道。“第三方监督”、审计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审计运用等方面成效显著,打出了常州审计的“特色牌”。“以技兴审”的理念得到积极落实,常州市“政府(公共)资金联网审计平台”和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联网审计系统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并在公积金审计、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审计、新农保新农合审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罗志敏 高文雅)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