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审计署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28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审计署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本报告由工作情况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相关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等六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可在审计署门户网站(www.audit.gov.cn)“信息公开”专栏下载。如对本报告公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审计署办公厅电子政务(政务公开)处(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金中都南街17号;邮编:100073;电话:010-50991404)。

一、工作情况概述

2018年,审计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具体工作中,深入落实《条例》和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具体部署,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紧扣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加大审计工作重点领域主动公开力度,进一步提高权威解读和舆论引导水平,同时优化平台建设,强化制度保障,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效率。

(一)深化审计结果公告,促进党和国家重大政策贯彻落实。一是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开展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按季度发布政策跟踪审计结果公告,促进国家政令畅通;二是围绕助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全面开展金融审计、扶贫审计、生态环境审计,及时发布相关审计结果公告,为推动三大攻坚战的各项政策落实营造公开透明、平稳向上的环境。三是继续公开已办结的审计移送案件查处情况,以公开促进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重要作用的发挥。

(二)强化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积极主动传播正能量。一是在审计署重大事项以及审计结果公告发布时,落实好主要负责同志重大政策“第一解读人”职责,积极向媒体深入解读相关政策背景、重点任务、后续工作等,及时准确传递权威信息和政策意图。二是同步配发解读稿,综合运用媒体通气、开展访谈、专家解读、媒体评论、数字图解等多种方式,有重点、多角度、深层次地解读引导,帮助公众更好地读懂读深读透、正确理解、全面认识,确保舆论平稳发展,正能量充分释放。 三是坚持积极、稳妥、审慎、适度的原则,切实加强审计舆情监测和分析研判,对社会关注热点问题及时回应、正面引导。四是建立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完善与宣传、网信、主流媒体等部门的快速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权威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作用,广泛吸收新闻主管部门、特约审计员及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让广大网民能够及时听到“好声音”,感受到正能量,有效避免信息传递偏差和广大网民和组织的误读和误解。

(三)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多种媒体相互融合同频共振。一是认真落实《政府网站发展指引》要求,持续优化升级署门户网,进一步加强网站内容建设,不断丰富信息资源,及时调整和优化栏目设置;二是充分发挥署门户网站、署政务微信、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数字在线网、“今日头条”审计署公众号等媒体各自的优势,结合审计工作特点,做好宣传素材信息整合共享和资源利用;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审计机关网站、微信等新媒体渠道的互联互通,优化信息通报和共享机制,形成了审计机关“网站群”和“微信矩阵”,全方位、立体化发布权威信息,进一步增强公开实效,提升了服务水平。四是进一步加强与网信部门等的沟通联动,强化日常监测,发现6家擅自使用“中国”字头命名、冒称与审计署有合作等违规网站,及时商请相关部门予以规范处置,避免了对审计机关的不良影响。

(四)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是结合审计署工作实际,在办公厅增设了电子政务(政务公开)处,配备了专职人员;二是按时完成了《审计署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目录》的编制工作,并持续更新。三是进一步落实应公开尽公开的原则,妥善处理好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守国家秘密的关系,在制作政府信息时即明确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等属性,在信息源头上确定公开属性。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一)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内容进一步深化。一是署领导高度重视,率先垂范。署党组书记、审计长受国务院委托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并参加两会“部长通道”、发表署名文章、组织专家研讨等,带头解读审计重大事项。各位署领导结合分管工作,全年开展宣传解读、媒体座谈等10余次。二是审计结果公告力度进一步加大。审计署全年共发布审计结果公告50期,创近几年来的新高。公告内容覆盖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指示和国务院“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落实情况、35户中央企业2016年度财务收支情况、3家金融机构2016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14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7年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和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有力地促进了国家重大政策措施以及三大攻坚战各项政策的落实。三是进一步完善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2018年,审计署共收到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主办件6件。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主办件2件,全国政协委员提案主办件4件。按照《关于研究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具体要求》《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实施意见》的要求,审计署加强与代表委员联系沟通,主动听取代表委员意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努力提升办理质量和水平,按时完成全部建议和提案的办理工作。除1件涉及敏感事项外,其余5件均按要求全文向社会公开。

 

(署党组书记、审计长受国务院委托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二)公开形式有所创新,展现手段更加多样。一是充分利用审计署1报、2刊、2网和6个信息发布平台组成的多媒体传播平台,着重发挥署门户网站第一发布平台的作用和权威性,充分发挥署政务微信在传播方式上的灵活性和生动性,继续发挥《中国审计报》传统媒体在机关单位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发挥《中国审计》《审计观察》两刊深度报道和综合评述的特色,全方位多视角地发布和解读各项主动公开信息。二是多种方式做好政策解读。在审计结果公告等重要信息发布时,同步推出解读文章,解读方式突破以往单一文字解读的形式,采用文字、数据、图表、图文结合等多种方式,不断丰富解读的形式和手段。三是利用中央媒体做好政府信息的公开和解读。与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在发布审计结果公告等重要政府信息时第一时间通告发布的网站和网址,受到中央媒体的欢迎,也得到中央媒体的支持。中央媒体纷纷以其独具特色的形式进行报道,有的配以图表加以解读,有的要求进一步采访报道,有的邀请审计署做客其访谈节目深入介绍,形成了良好的“倍增”效应。一年来,仅央视各频道就播出审计信息100多条次,影响广泛,反响良好。

(三)主动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完成《审计署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的编制工作。按照中办、国办的相关要求,2018年审计署在总结近几年主动公开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比照《条例》的有关条款,对全署各类主动公开信息进行了全面梳理,按时完成了《审计署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基本目录》的编制工作。该目录在内容上较原目录有了较大的扩展和延伸,结构更加科学,层次更加分明,同时将国办关于在文件制作时确定公开属性的要求进一步落到实处,提出了详细的要求,明确了具体的责任,为今后稳步推进全署主动公开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申请情况。2018年,审计署坚持依法依规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受理、承办、审核、复核、寄送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全年共收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各种形式提出的信息公开申请231件,比上年增长145%。从申请主体看,公民个人提交的申请227件,占98.3%;各类法人提交的申请4件,占1.7%。从申请方式看,以电子邮件方式申请21件,占9%;以纸质信函方式申请210件,占91%,其中当面申请2件,占1%。申请内容主要涉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土地拆迁审计结果及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

(二)答复情况。上述231件申请已全部按时办结,其中,答复“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的14件,占6%;“同意公开”的6件,占2.6%;“同意部分公开”的3件,占1.3%;“不同意公开”的148件,占64.1%;“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的5件,占2.2%;“申请信息不存在”的48件,占20.8%;“告知作出更改补充”的4件,占1.7%;“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的3件,占1.3%。参见下图:

审计署依申请公开答复情况饼状图

四、相关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8年,审计署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收取或减免费用的情况。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18年,审计署收到因政府信息公开提起的行政复议申请131件,维持具体行政行为119件,被依法纠错0件,驳回申请12件;行政诉讼5件,驳回诉讼请求3件,裁定驳回起诉1件,被依法纠错0件,裁定按撤诉处理1件。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2018年,审计署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主动公开的工作力度有待加强,主动公开信息数量偏少;二是政府信息解读回应工作仍有提升空间;三是依申请公开办理流程还需进一步优化。下一步,审计署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条例》和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国办公开工作要点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例外原则,结合审计署工作实际,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稳步推进主动公开工作。从文件制作的源头开始,查找薄弱环节,落实主动公开主体责任;加强督促检查,落实绩效考评制度;学习借鉴有关部门的经验,研究挖掘可公开的新内容,拓展主动公开新领域。

二是进一步加强政策解读回应工作。做到重要事项件件有解读,解读有新意。重点解读政策背景、重点任务、后续工作考虑等,及时准确传递权威信息和政策意图。

三是加快建成依申请公开办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在线交流、资料共享、流程监控、数据统计四大功能,提高办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是改进和优化主动公开专栏版面和功能,使专栏布局更加合理,层次更加分明,查找更加方便。

五是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全员的公开意识,提升办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