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视点 > 正文
南京审计大学国际审计学院副教授李兆东: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资源环境审计全覆盖路径探究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2日】
【来源:南京审计大学】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我国前期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逐步显现,资源无序开采,环境污染事件频发,雾霾天气频度和范围不断增大,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资源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经济、政治压力加剧,资源环境领域的问责需求强烈,已经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国家治理的主要任务。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目标后,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2014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对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以及大气、水、固体废物等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情况的审计,探索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20157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2015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要求“对国有资源实行审计全覆盖”。20162月审计出台《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将“ 加大资源环境审计力度”作为8项重点工作之一。显然,不断加大对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力度已经成为国家审计的“新常态”。由于环境信息较为分散,如何加强多源信息融合,成为实现资源环境审计全覆盖的关键。

一、资源环境审计的产生缘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需求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的行政分工较为复杂,根据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我国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涉及环境、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卫生、建设、渔业、公安、交通、铁道、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等,若再加上发展改革委员会(基建投资)、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技改投资)等综合投资部门,有15个部门之多。也就是说环境保护并非只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而是众多部门共同承担着水、气和固体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由于环境监督管理行政主体的多元性,导致环境信息的多源化特征,即针对环境要素治理的信息在不同的部门产生并存在于不同部门,例如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资金下达的渠道涉及环境保护部门、农业部门、林业部门、水利部门等。同时,多主体治理必然产生行政管辖交叉,既有重复设置,又存在监管间隙,需要有效的信息沟通,协调部门间的治理行为,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率。因此,客观上需要一个部门对众多环境治理主体的多源信息进行融合,对环境责任履行的全面信息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且具有一定的处理处罚权力,具有权威性,也就产生了对资源环境审计的需求。

从主体适当性来看,国家审计机关是审查财政资金运用的法律授权部门,可以最全面审查和掌握各部门环境治理信息,实现多源信息融合。

二、资源环境审计全覆盖需要基于多源信息融合

资源环境问题的形成较为复杂,有主观偷排偷放等内部原因,也有环境法规严格后的外部因素;有历史形成累积性环境问题,也有爆炸事故产生的瞬时排放;有技术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因而资源环境治理信息具有多源异构特征,难以采集分析。

资源环境审计全覆盖就是要全面细致的对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分类整理和综合评价,这一方面可以避免审计误判,提高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可以综合全面的分析资源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清责任,提出建设性的整改建议。显然资源环境治理信息的多源异构特征加大了资源环境审计全覆盖的难度。通过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可以通过多源信息交叉印证,可以减少信息错误与疏漏,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数据的价值,提升信息分析的深度,防止审计判断失误。

三、多源信息融合实现资源环境审计全覆盖的路径分析

1. 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融合

环境数据从来源可分为企业内部数据和外部检测数据。企业内部数据是实时监控采集,因环境数据与生产工艺安全性密切相关,因而企业内部数据更加的准确,但出于企业环境机会主义行为,有问题企业一般不会提供真实的内部数据,内部数据的真实性难以判断。外部检测数据通常是环境保护行政监督部门出于环境监管的需要进行的例行监测和突击监测,因检测的频次、时间、地点等因素,会与实际情况有差异,但由于数据采集部门的与企业无利益关系,数据的真实性可以保证。为了更加客观、准确,资源环境审计中对单一企业治理行为的效果进行判断时,应采集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并对内外部信息进行融合分析,对比数据特征,分析差异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的审计结论才更加准确。

2. 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融合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消除一般具有滞后性。由于环境具有一定的纳污能力,对环境排放污染物与形成环境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污染的形成过程具有滞后性。同时,环境问题的修复也解决需要时间,治理成效的显现,也具有滞后性特征。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的融合,可以从环境数据的趋势特征中发现疑点,对环境数据陡增和陡降环节进行深入取证,才能在资源环境审计的过程坚持客观求实。

3. 线上数据与线下数据融合

目前环境领域基本实现了在线检测,主要污染物指标线上数据完整,但是利益驱动下,线上数据的可靠性收到质疑,例如在线装置的生产者帮助企业设定限制,篡改数据,利用特殊药品使在线监测探头钝化等。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需要定期对污染源进行人工检测校对。特别是审计过程中对污染源进行必要的抽样监测,以判断线上数据的准确性。线上数据与线下数据的融合,使获取的数据更加准确。

4. 传感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

传感器、射频、监控器以及其他通信设备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就是传感数据,传感数据具有良好定义的特征,一般环境指标数据多为传感数据。资源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包含大量政策、管理、政府活动等信息,是人为生成的或知识性的数据(如语言文字或图形符号)。这两方面的数据结构不同,难以简单对比。而资源环境社审计就是要在传感数据确证的基础上,分析政策和制度原因,为环境治理提供信息保障服务,传感数据与社会数据的融合,是资源环境审计全覆盖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从融合中挖掘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总之,随着资源环境审计全覆盖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采集和利用更多的环境信息成为资源环境审计的质量保障的关键,由于资源环境信息的多源异构特征,多源信息融合将是未来资源环境审计的基本要求和必然手段。(李兆东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