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审计掀起问责风暴:怎样揪出“扶假贫”看住千亿扶贫资金?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5日】
字号:【大】 【中】 【小】

从曝出广西马山县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违规认定3000多名扶贫对象,到今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计工作报告点名“有贫困户买豪华汽车”,近两年,国家审计署持续加大扶贫审计力度,连续揭露扶贫领域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制度漏洞。

它就像山上推下的第一块“滚石”,在滚落过程中,带起一连串“连锁反应”———首先揭露出问题,推动地方整改和规范,并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最终引发扶贫相关领域政策和制度的完善和革新。

多位审计人员向南都记者谈到:在这场审计中,不仅仅是揪出侵蚀扶贫资金、危害群众利益的“蛀虫”,更要从制度源头斩断伸向贫困百姓“救命钱”的贪腐黑手,保障贫困群众“救命钱”安全有效。

近日,南都记者走进国家级贫困县,试图还原第一块“滚石”的“滚落”以及紧随而来的问责和整改风暴。

“硬是没给市领导一点‘面子’”

审计组撤离湖南省汝城县已有半年多,但汝城县多位工作人员对半年前的那次审计仍记忆犹新。

国家审计署直接派人,专项审计县里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对汝城县来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

“不仅规格高,规模也大,审计署审计组一下来了16人。”县里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

汝城县县长黄志文则坦言,审计组进驻,给县里带来“巨大的压力”。最初,县里预计10多个人来审一个县的扶贫资金,“一周左右差不多了吧”,结果“一审就是一个多月”。而审计的范围,也逐渐从2016年追溯至“十二五”期间,除了专项扶贫资金,还包括了统筹整合使用的各类财政涉农资金,“这阵势还真没见过。”黄志文说。

“压力”还来自于审计的“铁面”。

审计组进驻汝城后,首先就将审计通知书、审计工作纪律“八不准”张贴在县委县政府大楼门口。

“八不准”纪律明确规定,不准由被审计单位和个人报销或补贴住宿、餐饮、交通、通讯、医疗等费用,不准参加被审计单位和个人安排的宴请、娱乐、旅游等活动等。按照工作纪律要求,审计组人员全程都在县财政局食堂吃工作餐,据实交纳伙食费。

让黄志文印象深刻的是,在此期间一位市领导到县里调研,为表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想请审计人员吃顿便饭,“最后硬是没给市领导一点‘面子’,还是一起吃食堂,而且大家AA制,各自交了伙食费。”

扶贫审计没有“倒计时”有问题就深挖

事实上,直接派员对一个贫困县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专项扶贫审计,在国家审计署层面,并非第一次。

自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来,全国扶贫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数以千亿计的财政扶贫资金注入贫困县。在此过程中,如何推动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防止贫困百姓的“救命钱”落入贪腐黑手,成为审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审计署提出:围绕脱贫攻坚总目标,沿着政策和资金两条主线,实现对扶贫政策、资金、项目的审计“全覆盖”。

在此背景下,审计署除了安排扶贫资金专项审计外,各类审计项目也将扶贫纳入重点监督的视野:组织各级审计机关对若干个国家级贫困县扶贫工作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审计;派出最具战斗力的“野战军”———18个特派办对全国的扶贫资金和项目进行专项审计。另外,在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国家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涉农资金审计等各类审计项目中,也将扶贫政策落实和扶贫资金安全绩效情况作为重点。

“现在任务很重,审计项目一个紧跟着一个,一般情况下,每个项目一开始就会明确具体撤离审计现场的时间,都在‘倒计时’中进行”,一位审计署特派办的审计人员告诉南都记者,但是扶贫审计却不完全遵循“倒计时”原则,而是尽量保障人力和时间,一旦在审计中发现问题线索,就要深挖下去。

大数据追踪“小官贪腐”

数以千亿计的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往往是由中央、省、市多个部门发出,从各渠道汇到县一级,再按照统筹整合使用要求分配到具体扶贫项目,落实到各个贫困乡镇、村庄或贫困户。

怎样从这么多的扶贫资金和项目中,找出问题?

广西马山县的案例,是大数据审计在扶贫领域的一次“小试牛刀”。

201510月,审计署在审计公告中披露:广西马山县违规认定了3119名扶贫对象,其中有343名是财政供养人员,有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43人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自建住房,439人为个体工商户或经营公司……

“精准扶贫”不仅不够“精准”,甚至成了“扶假贫”,一时引爆舆论,并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鲜为外界所知的是,负责此次审计的是审计署长沙特派办,当时派出的审计组仅6人。

“广西的山区,扶贫资金和贫困人口相当多,我们测算了一下,如果去贫困户家调查,从早到晚不停地跑,一天最多只能抽查10户。”参与此次审计的一位审计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在此情况下,审计组决定用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开展审计。

在短短两周内“精准”查找后,审计组发现了马山县违规认定3119名扶贫对象等一系列问题。

此后,大数据审计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扶贫审计领域。

长沙特派办农业审计处处长彭君舟透露,在审计署及特派办,都有计算机专业人员,“但光靠计算机专业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审计署的要求是,所有的审计人员都要学会数据分析,计算机审计也成为审计人员的一项必备技能。”

审计必须去现场“没有捷径可走”

光有大数据分析还不够。

南都记者所接触到参与扶贫审计的审计人员,每一位都有过跋山涉水、走家串户的经历。

“多数贫困村都地处偏远,交通不方便,进行数据分析之后,想要找出数据背后的问题真相,调查取证,都得去到现场。”彭君舟介绍,也正因此,各类审计项目中扶贫审计是最苦的一项,“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工作纪律要求,不能使用被审计单位车辆,而县城内公共交通又不发达,于是审计人员核查和取证大部分都靠“11路”———走着去,遇到地处偏僻的贫困村,更是要翻山越岭。

有审计人员调侃说,扶贫审计特别“锻炼身体”,每天都以2万—3万步以上的绝对优势,占据微信朋友圈中运动的首位。

这种走村串户、实地踏勘的传统办法,斩获颇丰:

在湖南汝城县,审计组分析近3年的扶贫项目清单后,找出其中疑点,然后直奔现场。很快发现,一个贫困村以建设“交易中心”的名义申请50多万元扶贫资金,申报、批复、验收资料齐全,最终竟被“偷梁换柱”建成了酒店。

在湖南澧县,审计人员在入户调查中发现,有的农户根本不知道自己参加了农业保险,由此倒查农业保险参保流程,揪出当地政府与保险公司串通,虚假投保套取中央省级财政补贴4000多万元。

湖南湘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以“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名申请了1000多万元的治理专项资金,审计人员通过现场踏勘发现,该项目实际完成不足一半,进一步追查项目招投标和建设过程,发现项目建设单位的领导干部和施工、监理单位等“内外勾结”,省市县一些部门多名领导干部收受红包,对专项资金进行六层“雁过拔毛”,最终实际落地的项目资金仅三成,68%的资金被套取。

50多万、1000多万,听起来好像数额不太大,但每笔钱都直接关系到贫困户切身利益,都是贫困户的‘救命钱’。”彭君舟说。引用长沙特派办特派员赵保林的说法,“要带着对腐败分子的恨和对人民群众的爱去审计”。

“问责风暴”紧随而至

审计人员在湘西发现的问题线索,成为2016年审计署“1号”审计信息,中央领导要求“迅速彻查”。

一场“整改与问责风暴”席卷湖南。

2016年初,中央派出巡视组对湖南开展“回头看”。中央巡视组将此类问题形容为“雁过拔毛式”腐败———惠民资金被贪腐官员视作一只只“肥雁”,但凡经手就想办法拔几根毛下来———这一问题也被写入中央巡视组给湖南省的反馈报告中。

湖南省纪委将湘西1000多万元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资金层层“拔毛”、仅三成落地的问题线索,作为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第一案,对涉及该案的24人进行立案审查,诫勉谈话了收受红包的30多人。

此外,还在湖南全省启动针对“雁过拔毛式”腐败的专项治理行动。

据湖南省纪委介绍,去年以来,湖南省共立案查处1800多件“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处理2230人,其中1074人被给予党政纪处分、149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审计与纪委密切配合,审计先撕开‘口子’,审计结果移送过来后,我们跟踪、深挖、惩处。”湖南省纪委一位负责人向南都记者透露,对审计移交的线索,纪检部门像对待巡视反馈的问题线索一样必须“件件有着落”。

该负责人还告诉南都记者,按照中央纪委要求,纪检部门加强了对扶贫领域腐败问责力度,“必须‘一案双查’,不仅查直接责任人,还要问主管领导的责任。”

南都记者了解到,这一“配合机制”和“问责力度”,在最近几年来被不断强化。

自十八大以来,中央层面尤为强调审计结果的运用,审计发现的典型问题曾多次获得中央领导人批示。

中央纪委层面,也多次从审计发现的问题中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直接“挂牌督办”;并把查处和问责结果,在中央纪委官方网站上予以点名道姓公开通报。

“问责风暴”的跟进,让审计署的审计公告真正有了“威慑力”。一个新变化是,往往在审计组查出问题的同时,地方的相关整改措施也迅速启动。

怎样告别“年年审、年年犯”?

贫困户识别不精准、扶贫资金被骗取套取、扶贫项目“偷工减料”落实不到位、扶贫资金长期“趴”在账上不能发挥作用……梳理历次“审计清单”,这些问题频频被提及。

审计怎样才能真正切断“火源”,告别“救火队员”的角色,不再是“年年审、年年犯”?

采访中,多位审计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在这场审计中,不仅要揪出“蛀虫”,更要从制度上斩断伸向扶贫“救命钱”的贪腐黑手。

审计署的审计公告中也透露出这一思路。公告不仅关注问题本身,还会进一步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上的漏洞和缺陷,尝试以此逐步推动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

在此方面,广西马山案例再次成为一个审计整改促制度完善的“范本”。

据了解,当时审计组指出存在的问题后,广西“心服口服”,立即吸取教训认真整改,并向审计组“求经”,借鉴审计人员的经验和做法,设计了1898项贫困户识别指标,形成一整套的精准识别办法和管理机制,组织25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历时四个多月,对全区488万农户、2000多万农民进行严格筛查,最终确认出634万贫困人口。

在全国层面,贫困户的“精准识别”问题也得到重视。国务院扶贫办组织了对全国扶贫对象识别情况的“回头看”,通过200多万干部进村入户调查,900多万不符合扶贫条件的人被清出,又有800多万贫困户被重新登记。此后,全国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对象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而在半年多前经历了“史上第一次”国家审计署审计的汝城县,也在半年之内就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改、问责和建章立制。

在县长黄志文看来,审计在汝城所发现的问题,就像是“猛呵一声”、“提醒一下”,给汝城县扶贫工作做了一次全面“体检”。

“要把审计当作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促进发展的机会。”黄志文感受最深的是:通过审计,干部的纪律意识、法律意识增强了,“敬畏之心回来了”。

采写:南都记者 程姝雯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