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审计署:325名相关责任人被追责问责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对违法犯罪零容忍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8日】
【来源:法制网】
字号:【大】 【中】 【小】

法制网北京517日讯 记者郄建荣 审计署财政审计司主要负责人今天透露,通过分析、揭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有关地方和部门对325名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追责问责。这位负责人说,在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中,对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权钱交易、骗取财政资金、失职渎职、贪污受贿、内幕交易等违法犯罪问题,始终坚持“零容忍”,坚决查处。

这位负责人说,2015年,通过审计促进相关部门和地区加快下达财政资金5288.22亿元,落实配套资金551.36亿元,促进收回结转结余资金1144.25亿元,整合和统筹使用专项资金732.1亿元;此外,今年12月,审计机关发现的影响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面的78个问题、156.03亿元资金,截至一季度末已经整改了74个问题、统筹盘活财政资金155.28亿元。

对于一些单位资金长期趴在账上的原因,这位负责人也进行了分析。他说,原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资金来源渠道多,分配中碎片化、部门化、司处化现象比较突出,以及一些专项“小、散”的问题,在源头上限制了财政资金整合,基层政府和项目单位“难作为”;二是,一些现行制度规章与统筹使用财政存量资金的政策要求没有及时衔接,涉及专项分配使用的具体制度规定、特别是相关部门有些“专款专用”、“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等规定还没有修订完善,基层往往难以突破这些规定进行有效整合,造成“不能作为”;三是,基层怕失去专项支持不敢整合,怕得罪专项主管部门不敢整合,怕影响专项考核、业绩等不敢整合。

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和效益的发挥。

这位负责人表示,审计机关开展财政资金统筹整合方面的审计时,将不片面地强调专款专用,而是对各地积极作为,主动整合盘活财政资金的做法给予大力支持和保护;但“对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权钱交易、骗取财政资金、失职渎职、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问题,始终坚持‘零容忍’,坚决查处。”这位负责人说,对任何地方或单位以“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等为借口拒不整合财政资金的,坚决查处、坚决曝光。

同时,在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中,将严肃查处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违纪违法、重大履职不到位、重大损失浪费、重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毁损、重大风险隐患等问题。

审计署建议,对以各种借口推诿、阻碍盘活统筹资金,虚假统筹整合或借统筹使用之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使用资金等行为,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并追究本级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