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审计投入产出比”的价值在数字之外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0日】
【来源:潇湘晨报】
字号:【大】 【中】 【小】

审计署的作用早已超越了替国家挽回多少损失的层面,审计投入正在转变为看得见的公共效益;审计力度,正在转变为审计署和另外部门间越来越严肃的监督关系。

这是属于所有审计人的光荣时刻。国家审计署9日发布了2014年度审计署绩效报告,报告显示,在可用货币计量的审计成果中,2014年审计署财政拨款支出共12.07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256,人均审计成果为9274万元,即审计每花1元财政资金,可为国家带来增收节支等经济效益256元。报告透露,2014年,审计署通过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直接促进财政增收节支、资金拨付到位、挽回(避免)损失等可用货币计量的审计工作成果3090.17亿元。

回溯既往,这并非审计署首次公布细化的审计绩效数据。其公开资料就显示,2011年审计署财政拨款支出9.02亿元,投入产出比1∶96;2012年,审计署共审计765个单位,人均审计成果为4030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16;2013年,审计署促进财政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等审计成果为2752亿元;每个审计人员平均审计成果为8665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252;直至此次公布的2014年审计署人均审计成果为9274万元。逐年变化的数字,指向的正是审计作用的日趋高效。

回到普通人的角色,审计署绩效报告中的多数内容,都不免显得抽象与陌生。但审计部门能逐年坚持对外公布相关数据,其中蕴涵的现实意义却不容低估。一方面,这说明自称为“看门狗”的审计署有公开工作绩效的勇气,并不畏惧纳税人与外界加以评价;另一方面,恰如媒体所指出的,它体现出的还有审计工作一以贯之的“专业性”,用数字说话,不含糊其词,也不大而化之。倘若单就审计投入产出比的变化而言,其价值更在单纯的数字之外。

惊人的1:256的审计投入产出比,究竟从何而来?审计署的投入产出比例,为何又呈现出连年增减的状态?客观而论,两种结果的形成都基于多重因素,而最主要的缘由,还在于审计署自身的成本观念得以提升。对比相关数据后会发现,2011年至2014年以来,虽然审计署每年的财政拨款支出都在增长,但不仅此种增长在得以放缓,而且人均审计成果都在呈现出同步的上升。一旦审计既注重于成本的控制,又着眼于个体审计能力的提高,审计投入产出比自然会递减。

审计署自身的成本在治理过程中得以控制,这无异于另一种审计成果。但审计投入产出比逐年下降的具体价值,尚不止于此。审计署作为国家行政框架中的一分子,它代表公众对政府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最终实现部门之间的制衡、监督与合作。当审计投入产出比出现稳定的下降趋势,它说明的是,审计署的作用早已超越了替国家挽回多少损失的层面,审计投入正在转变为看得见的公共效益;审计力度,正在转变为审计署和另外部门间越来越严肃的监督关系。

一个国家的财政史足够惊心动魄,一个国家的审计叙事,也应当成为惊心动魄的组成部分。现代社会里,政府部门都应公布自己的绩效管理数字,审计部门亦不例外。审计署乐于透明,政务公开的勇气值得称道。2014年审计署直接挽回损失等可用货币计量的审计工作成果3090.17亿元,投入产出比甚至达到1:256,系列数字都令人欣喜。但不妨以数字之外的更多视角来看审计署的成果,那些违规违法的公共财政行为,并未完全消失,所以审计工作仍需磨砺前行。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