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审计加码常态化 制度设计更要优化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30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字号:【大】 【中】 【小】

日前,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14年审计工作报告,以及审计署公布的5月份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结果公告中,列出项目审批、简政放权、重大建设项目的推进、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重大政策的落实、简政放权与违法违纪等方面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这也是审计署首次对外公布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清单”。

以往的审计报告都是只能看到一些被点名的典型个案,此次第一次以清单的形式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具体罗列。例如,600个项目中有43个申报半年无批复,最长的申报审批期超4年零7个月;2200多公职人员涉违纪违法,其中南方电网副总肖鹏亲属涉嫌利用内幕信息炒股8年无亏损……均有一一列出,这更有利于提升审计报告的透明度,亦可更清晰地显露问题。

审批时间长这一问题被诟病已久,近日南昌地铁还因审批太慢在批复前即提前开工省下十几亿从而引起热议。本次审计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有7.16%的项目超过半年了都没有获得批复,最长的超过4年,政府都能换一届了,项目还没批下来。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南昌地铁如果要等国家批复才动工,就要把湖水抽干、把建好的路扒开才能开建了———审批时间太长,而且大量地耗在各环节的非必要手续当中,真正花在项目研究上的反而不多。

不止审批问题,重大项目整体的进度和资金使用、内幕交易、腐败违纪等在某些地区属于财政长官和廉政公署的活,审计署也都一并管了。某种程度上,审计就在充当“钦差”的角色。而且这轮跟踪审计不仅由审计署统一组织实施,审计署18个地方特派办和20个派出审计局全部出动,各级地方审计机关也同期进行;还和国务院部级领导率队的督察组保持了紧密互动,俨然一个“钦差团”。而自去年8月以来,国务院要求审计机关每季度要形成审计报告直呈国务院,等同于将“钦差”常态化。

而为了解决针对审计的“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对于简政放权的进度,国务院又提出引入社会力量,请智库和研究机构开展“第三方评估”。第三方评估,一个要求是确保独立性,另一个要求是必须有专业性。后者或许问题不大,而前者却很难保障,在行政权力的笼罩之下选取的智库和研究机构,如何保障独立性?而如果独立性无法保障,也会影响到专业性,可能有些意见或建议这些“第三方”心里知道,却碍于利益相关而无法坦诚。因此,“第三方评估”如何保证独立,是最基本的一点。

当然,无论是“钦差”常态化,还是“第三方评估”,实现的都是事后补救。对于前期有漏洞或执行不力的项目而言,事后补救自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但不能只注重事后补救,更不能把事后补救变成了唯一的解决途径。否则,所有有问题的政府官员都带着项目去“拦轿子”,最后的结果就是原有规则被打破,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喝。

审计的“问题清单”,更应用在完善制度设计上,把事前的漏洞填上,需要做事后补救的问题自会减少,审计署也不必十项全能地承担所有责任。例如,审批时间太长、不必要手续太多,显然是审批制度本身要改变;而简政放权,只把吃力不讨好的权放下去,有权力寻租空间的就抓手里,不能只靠审计和只有舆论压力的“第三方”,更需要严密的问责机制;至于项目推进卡壳、资金错配等老问题,需要回到预算上,调整预算周期错配和加强可行性研究激励。

审计风暴调快到每季度一次,始终也是风暴。“钦差”常态化,不如把发现的问题补漏,做好制度设计,这才是更有效也更持久的方式。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