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审计署:关键岗位干部任内至少审计一次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8日】
【来源:2013年12月28日 《北京青年报》 第A03版 】
字号:【大】 【中】 【小】

审计署:关键岗位干部任内至少审计一次

今年审计移送违纪案线索1400多件 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600多亿元

    本报讯(记者  李然)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中获悉,今年全国共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2.6万多名,查出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的问题资金230多亿元。审计机关对重点地区、部门、单位及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

    2013年1至11月,全国共审计11万个单位,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600多亿元,移送违法违纪案件线索1400多件。作为今年审计工作的重点之一,审计机关加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62名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和135名其他人员的问题被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全国审计机关移送违法违纪案件线索1400多件,还协助纪检监察及司法机关查处了一批重特大腐败案件。

    在重点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的审计方面,审计机关也加大力度,主要审计了扶贫资金、保障性安居工程及“三农”、教育、医疗等相关惠民政策落实情况,促进纠正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资金80多亿元。

    审计机关还对能源节约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等资金和项目进行专项审计,对西电东送工程、支持新疆发展等4.2万个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或跟踪审计,核减投资额720多亿元。

    另外,对于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风险隐患,审计机关也予以大力揭示,重点关注了财政、金融、国有资产资源、利用外资等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外商直接投资等情况进行专项审计,推动建立完善了相关防范措施。

    声音

    审计长:不得罪个别人必然得罪党和人民

    本报讯(记者  李然)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表示,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经济发展“安全员”、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为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刘家义要求,必须努力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不断增强审计的威慑力和实效性,依法使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都在审计监督之下,不留盲区和死角。

    刘家义要求审计人员勇于担当、无私无畏,防止左顾右盼、畏首畏尾。“审计工作难免得罪人,不得罪个别人就必然得罪党和人民,怕得罪人是搞不好审计的。”

    审计成果

    90多件  近3年来,共查处各类重大经济案件线索90多件,以2013年审计查处的犯罪案件线索为例,共发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操作、侵占挪用国有资产、输送巨额利益以及严重失职等案件线索10余起,涉及金融机构高管人员和工作人员两百余人。

    57.99亿元  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项目结束后,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地方政府积极部署整改工作,截至2013年10月底,大部分问题已经整改纠正。57.99亿元专项资金被建设单位等挪作他用的问题,已有51.21亿元通过收回资金等方式进行整改;1.83万套住房被代建企业等违规出售的问题,已有1.44万套保障性住房被清理收回或补缴土地出让金、补缴房屋差价款;11.97万户家庭不符合保障条件或重复享受保障的问题,已有9.2万户被取消资格或停止享受待遇。对违纪违法人员,已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或依法处理290人。

    100余起  近年来,企业审计共向司法、纪检监察等部门移送重大案件百余起。

    在已被移送的这些重大案件中,不乏中国移动李向东、一汽集团静国松等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文/本报记者  李然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