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故事]李志超下乡记——记正坑村挂职第一书记李志超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8日】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审计署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和战略部署,在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下,探索创新,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对贵州省丹寨县、河北省顺平县的定点扶贫和对江西省会昌县的对口扶贫工作。想了解审计署挂职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吗,请跟随摄制组的镜头来看看吧!

李志超下乡记——记正坑村挂职第一书记李志超

每天,从会昌县庄埠乡的宿舍到正坑村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李志超要在这条正在施工的土路上往返16公里,风雨无阻。“路倒不远,就是路况不太好,碎石多、土坑多。这不,今天来的时候骑一个下坡,速度太快被一个小石头蹩倒了,人没事儿,就是裤子被蹭破了。”记者第一次见到李志超时,他一边笑着跟我们打招呼,一边正在修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子的前轱辘彻底掉了。

要想富先修路

正坑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庄埠乡深处,山雄水碧,风景独秀。但从会昌县城到正坑村村委会,短短三十余公里,需行驶一个多小时,路面窄、急弯多、路况差,每天只有两班公交车往来于县城和乡里,交通不便成为制约正坑村发展的头等难题。

“这条路在我来之前就已经开始动工了,预计今年就能完工”,李志超给记者指了指这条让他摔跟头的路,“在之前制定的‘一线五区’帮扶方案中,‘一线’说的就是这条从庄埠乡至正坑村通村乡级公路,修完以后,路宽了,双向两车道的柏油马路,物产运输,人员往来就方便多了,也就拉近了正坑和乡里还有跟其它村之间的距离。”

除了这“一线”,李志超提到的“五区”就是现在村里几个重点的脱贫项目:绿色生态养老区、精准帮扶产业示范区、种养产业示范区、六个中心服务社区和乡村旅游观光区。这一帮扶方案是以产业为抓手带动精准扶贫,变输血为造血,扶贫扶在了根上。李志超来到正坑村以后,工作重心就放在了这些方案的落实上,如何克服各种困难,让一个个产业园和基地都成功落地,是他日夜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老表们的工作不好做啊

“就拿蔬菜基地来说吧,这个基地规划有250亩左右,征地选址以老表自愿为主,但是涉及到一些‘插花地’,我们就需要做这部分老表的工作。有一户人家就遇到了这一情况,这一户只有一个中年妇女,按照她的传统观念,这个地自己种是收获,租给别人就是糟蹋了。我们就耐心做她的工作,讲道理,算好账。‘你看,咱们把地租出去,不仅每年可以收租金,园区建起来以后,你还可以去园区工作,每天收入60元,一年你只要干50天就比你过去干一年收入还要高哩。’一开始她觉得我是个外村人,就是不听我的。于是我就想办法,找其他村干部一起去做工作,找她同一宗族的村民去做工作,就这么来来回回一两周的时间,总算把她的工作做通了,基地顺利建了起来,现在她就在蔬菜园工作呢。”说完,李志超向蔬菜园方向望去。“老表的工作虽然难做,但只要你真切地为他们考虑,为他们办事,他们还是很容易接纳你的。”

除了解决村民的一些个人困难,克服贫困村干部们思想涣散、行动力差的问题,更是驻村书记们遇到的一大困难。很长时间以来,村里的领导主观能动性不足,满足于等扶贫,等输血,自主创业、自助脱贫的意识淡薄,正是这种思想,严重拖了正坑村脱贫致富的后腿。

20157月起,审计署挂职的两任第一书记驻村第一件事就是努力建立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党支部,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起了卫生室、文化室、文化广场等等,还定期召开村民大会,村里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凝聚力和行动力已是今非昔比。

驻村第一书记的一天

“过去做审计就是依法依规办事,现在做村书记,从两方面看吧,站在全村角度,那就是要为大多数村民争取利益,解决产业发展和脱贫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又要对症下药了。”挂职半年多,李志超逐渐尝试着摸索当好第一书记的工作方法。

每天早上8点李志超就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处理村委会的日常事务,解决产业园里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会占用他很多精力,但让李志超最牵挂的还是他帮扶的8户贫困户和其他的困难村民。

采访期间,李志超也带我们走访了这几户贫困家庭,有的是因病致贫、有的是家里缺乏劳动力、有的是家里只有留守老人,问题最严重的一户是由爷爷奶奶抚养的一对兄妹,哥哥8岁,妹妹5岁却患有脑积水,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每年只有春节回家一次。

由于父母疏于照顾,小姑娘无法得到及时就医,每天总是头晕、呕吐、还不时低烧。李志超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一边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并跟广州特派办的领导沟通,通过办里领导、机关党委联系到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找专家给她会诊;一边联系县里争取相应的民政补贴并做孩子家里的工作,帮他们解除费用的后顾之忧。就这样,201611月,李志超陪同奶奶带着孩子踏上了南下求医的路,那一次,是祖孙俩第一次坐大巴出远门。

通过治疗,小姑娘的病情基本稳定了下来。就在我们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兄妹俩背着书包,手拉手推门而入,原来是从村里的幼儿园放学归来。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刚来的时候我跟之前的驻村书记交接,我说,您的蓝图已经画下了,那我就一张蓝图画到底,巩固成果!”走在绿油油的茶园里,李志超一边说着一边仔细查看茶树的抽芽情况。现在,正坑村已经发展出了油茶、茶叶、莲子、脐橙、香菇等种养产业园区。“除了现在看到的这些,我还想着能不能做一个以生态农业为主的旅游项目。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等你们下次来的时候,说不定就可以倚着这青山绿水采摘、垂钓了呢!”

“还有过年的时候回家,我看到那种竹酒挺火的,其实我们村的竹林挺多的,我在想能不能也做这个,可以做灌装,也可以做本地的米酒加工,多条腿走路吧。不过还都在设想中。”说起这些事情来,自称平时话不多的李志超却是滔滔不绝。

挂职以来,李志超只回过两次家,被问到最想对父母说些什么的时候,他说:“有机会想带他们多走走、多看看,特别是来我生活工作的地方,要不他们都不知道我每天在做些什么。”李志超从热闹繁华的羊城来到赣南老区,皮肤从白皙到黝黑,扎根基层、挥洒汗水,用行动践行扶贫承诺,用青春纪念这片热土。(王锦萱)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