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审计故事——驻村书记的小目标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3日】
字号:【大】 【中】 【小】

低头看路

——《驻村书记的小目标》采访手记

“排调”据说是苗语“山水”的意思。但一路走来并没有看到河流,倒是山中蒸腾出的雾气不时引人有绿野仙踪的遐想。

排调镇甲石村距离丹寨县城五十公里。去的那天正好下雨,这在贵州的旱季据说并不多见。因为是盘山公路,不能开快。雨中在群山间穿梭,远处山坡不时有几个老旧的木屋冒出来,恍惚有一种“细雨骑驴入剑门”的感觉。

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五十公里的路程走了将近两个小时。诗人的逸兴遄飞或旅者的心驰神迷都已消磨殆尽。也许这都是外来者的一厢情愿,毕竟老百姓的生活还是要一点一点去过。脚下的泥巴和地里的庄稼似乎比美景更切合实际。

姜海泉是审计署国资监管审计局的工作人员,今年年初接到任务来甲石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他是个80后,一说话就笑眯眯的,一副很好接近的样子。接到我的采访请求,他的第一反应是:“我这儿有什么可拍的?”

前期沟通过程中,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就是这么简单。”他在村里的生活真的很简单,一个十几平米的小屋兼具饮食、起居、办公功能。开会在隔壁一个废弃的教室里,破损的窗玻璃都没有更换。

我努力地问他来村里八个月有什么成果。网络、路、幼儿园……他掰着手指给我数,最后又不忘加一句:“都是初步的。”

“吹吹牛皮会死啊?”我心里暗想。

我们去了村里最偏僻的寨子。寨子在山上,只有很窄的碎石路通过,这些碎石也还是最近才垫上的。山里交通不方便,一车石头的运费就要六百块。路上他请我把道路拍一下,“帮我们反映反映”。山路崎岖,拐过几个弯儿,有户人家,隐隐的臭味飘来,是村民再荣的养猪场。姜海泉显然和再荣很熟悉。问东问西,并提出用构树叶子作饲料的建议。

“村里的黑猪,喂的都是蔬菜,真正的绿色食品。菜也是纯天然的,老百姓买不起农药和化肥。”他的头微低,标志性的笑没有了,有点自言自语地说:“有时候我会想把这个猪肉买到署里的食堂。”这句话声音低的可以,一阵风吹来顺着空气就飘走了。他显然也知道这个想法不可行,毕竟崇山峻岭,猪肉到贵阳的运输成本都很高。

我们去了村里的一个贫困户家。两个儿子在一次斗殴中同时被捕,三儿子在外面打零工,家里现在只有老三媳妇带着四个小孩和两个老人生活。低矮的木屋,进门的时候大家互相提醒别碰到头。一间木屋,光线很暗,左边一半住人,右边一半养马。马从破洞里探出头来,看着我们。儿媳妇本来在福建打工,为了照顾公公婆婆,只能回来。不能离家远,不能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在小村子里几乎找不到活干。姜海泉打算把她介绍到村里的茶厂去。这种条件的家庭在村里还有几户,各户的走访也成了驻村书记很重要的日常工作。“村里就是这样,到老百姓家,坐下来吃口东西,喝口酒,他们才认为你是自己人,才会把心里话跟你说。”

我们准备去看一下村里的新面貌,就在姜海泉准备给我介绍村子里新修的道路和排水沟的时候。旁边的一户村民过来了,我听不太懂当地的方言,后来明白了,是因为下雨屋基沉陷,可能会危及到他的房子。

姜海泉问村民:“你想怎么解决,是整个搬位置重建?”

“还没到时候吧?”村民摇摇头走开了。

村民似乎只是想让书记知道有这个事情,好像这样他心里就会安定了一点。 “你走到老百姓家门口的时候,有事的话他就马上跟你说,希望你去调解。你得帮他们去解决,信任是一点一滴积累的。你去帮他解决,帮他呼吁,他就慢慢对你有信任,就是这样。”我想这可能就是驻村书记的作用。

一天的采访下来,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我面对的似乎不是一个审计干部。当他对我细数村里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的时候;当他和村民像乡亲一样交流的时候;当他在我面前说出“帮我们反映一下”的时候。我面前确生生已经是一个农村干部。我数次试图把这个印象扭转,硬生生地问:“你认为审计和扶贫工作有什么关系”,“审计干部驻村有什么优势”。但也并没有得到我预想中的答案。

采访结束,踩着泥巴走出村子。我抱着机器,一走一滑,低头看路,蹑手蹑脚。山上仍旧蒸腾着仙境样的雾气。我突然想到,低头看路也未尝不是一个合理的状态,小目标的积累也可以导向大目标的完成。扶贫工作如此,审计工作也如此。

注:丹寨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15年定为审计署定点帮扶县。2016年初审计署选派两名干部到丹寨挂职锻炼。分别任丹寨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和甲石村驻村第一书记。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