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4日】
【来源:《中国审计》杂志】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审计面临的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基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对审计机关明确提出了实现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审计任务日益繁重,审计需求日益多样化,对审计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实现提高审计效率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于创新审计组织方式。本文就创新审计组织方式谈谈个人看法。

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的意义

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潮流,突出创新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把“创新”摆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发展理念,2016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提出,以创新精神谋划好“十三五”审计工作。

实现审计全覆盖目标的主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制度文件,要求审计机关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审计。为此,审计机关努力创新审计组织管理模式和审计技术方法,以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审计信息化环境将发生深刻变革,不断挑战审计机关的审计组织方式。因此,审计机关必须积极探索新型审计组织方式,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解决审计事业发展障碍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审计组织管理总体上呈现条块分割、各自为战、一体化作用不明显的特征,距离“七个一体化”和“六个转变”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既降低了审计工作效率,也制约了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的提升,阻碍了审计事业的发展。从审计事业长远发展来看,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势在必行。

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的主要途径

(一)改革审计工作计划机制,提高审计工作计划的科学性

审计工作计划是从全局性、宏观性、前瞻性角度对审计事业进行系统规划,事关审计工作总体布局和部署。建议优化审计工作计划制订程序,探索构建涵盖短期、中期、长期在内的多层次审计工作计划体系,按照有步骤、有重点实现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建立滚动性审计项目安排机制,实现审计发展规划、审计年度工作计划的一体化,实现局部审计向全覆盖审计转变、由静态审计向静态与动态审计相结合转变。

(二)改进审计项目安排,完善审计项目衔接机制

近年来,审计项目安排数量增多,项目间隔不断缩短,有时出现审计项目相互叠加,造成旧项目扫尾匆忙,后期工作安排被打乱,新项目审前准备不充分。

在新时期,应适当控制审计项目安排的数量,减少对未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中的临时交办项目的承接数量,严格控制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增加的新任务,尽量减少临时交办项目和临时新增任务对审计项目安排的干扰。应合理设置审计项目间隔期,预留合理时间便于审计项目前后衔接,并充分考虑审计业务部门可调配人力资源数量,避免出现新项目审计人员数量不足等问题。

(三)加大审计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信息化审计技术运用水平

信息技术变革给现行审计组织方式带来严峻挑战,也成为推动审计组织方式创新的主要动力。要搭建好信息化技术运用平台,加大数据采集力度,探索实现审计与各相关单位联网,尽量增加可用数据资源,及时做好数据整理和转换,提高数据使用的便捷性;组建审计数据分析团队,培养数据分析人才,切实掌握数据挖掘技术、联网审计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信息化审计技术运用能力。

提高信息化审计技术运用水平,实现审计一线作业与后台数据分析一体化,实现由现场审计向现场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转变。对采集和联网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风险领域,为审计工作计划制订和审计项目安排提供数据支持;在具体审计项目实施中,要运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集中分析,查找审计疑点,挖掘审计线索,为现场审计提供支持,最大限度提高审计效率。

(四)改进审计考核机制,发挥激励导向作用

在新时期,既要继承业绩导向的审计考核机制,也要切实改进业绩衡量标准。要适当缩小不同审计成果的考核得分差距,既要鼓励审计人员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线索,也要告诫审计人员抓大不放小。要增加审计报告问题得分,避免审计人员忽视承担常规审计任务。

适当增加主审和数据分析人员在审计组审计成果中的得分。审计成果的形成往往凝聚了主审的思路和指导,也得益于数据分析人员的数据支持,改变单纯以查处人员为主的考核激励机制,树立激励导向。

适当增加整改追责的考核得分,对整改效果显著、责任追究落实的审计成果要给予加分,相反则要扣分。要构建审计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将审计投入成本、审计产出投入比、审计成果的社会影响等纳入考核,使审计考核更加全面和科学。

(五)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管理,提高审计执行效率

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改进现行的审前调查机制。在年度工作计划发布后,可提前3至6个月开展审前调查工作,从而保证审前调查有充足的时间,形成情况清楚、重点明确、思路清晰的审前调查报告和审计实施方案,使审计人员进点后能迅速进入角色,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打击。

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尽量使审计分工与审计人员的业务经验、专业知识和审计技能相匹配。促进审计项目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实行业务处、审计组、审计小组的审计现场三级管理模式,减少中间汇报层次和信息传递环节。

构建信息化审计指挥平台,建立畅通的审计协调、沟通和反馈机制,实现不同审计组之间的信息共享,形成多点联动效应。

加强审计进度控制,制订审计人员任务清单,及时督促审计人员做好任务落实和审计取证工作。做好现场审理和资料清理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做到取证清晰、证据充分、资料简洁,避免增加后期审理和档案整理难度。

(六)改革审计信息审理机制,提高审理效率

在新时期,要深化审计信息审理机制改革,实行审计信息分类审理,对于审计报告等共性强的审计信息由牵头组织的业务司负责审理,再报法规司审理;对于审计移送等个性化强的审计信息由负责具体实施审计业务的特派办负责审理,报牵头组织的业务司备案,并报法规司审理。上述分工,有利于业务司从宏观层面统筹审计报告和重大体制机制制度问题的查处,也有利于充分利用特派办审理资源,提高个性化审计信息的审理效率。与此同时,应强化特派办审计质量风险控制,增强特派办法规部门的审理独立性,建立由特派办主要负责人、法规处分管领导、审计组分管领导共同承担质量责任的机制。

(七)完善审计整改机制,提高审计成果实效

在新时期,要加强相关法规建设,明确审计整改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完善审计整改追责的法律依据。建立审计整改跟踪机制,要求被审计单位定期报送审计整改的进展。建立审计整改抽查制度,抽查发现未进行审计整改、审计整改弄虚作假、审计整改不落实的要及时上报,并进行责任追究。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