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珠第一村”的新画卷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1日】
【来源:国务院扶贫办网站】
字号:【大】 【中】 【小】

“这一年多来,村里的变化太大了,简直是天翻地覆。”“感谢党的扶贫政策!感谢审计人员的热心帮扶!”……四月的风从海面轻轻拂来,走在硬底化村道的流沙村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谈及近两年来村民生活和村容村貌变化,大家话语间有激动,但更多的是感激。

自 2016年6月起,审计署广州特派办派出干部组成“扶贫工作组”,驻村帮扶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村。审计人情系贫困村庄,心牵贫困村民,扎根贫困乡村,目光落在民生民情上,脚步迈进家家户户里,汇聚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推进精准扶贫政策。昔日雷州半岛西海岸贫困的“空壳村”——流沙村“脱胎换骨”,新农村壮丽画卷在昔日“南珠第一村”徐徐展开。

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夜幕降临前,平坦整洁的村道两侧,排排路灯绽放柔和的光芒;灯光下,三五成群的村民在新建起的硬底化巷道上休闲散步;广场上,村民们打着羽毛球,习习海风中飘荡着欢声笑语。更令人欣喜的是,广州特派办多方筹措资金,在流沙小学里建起了人造草皮足球场,村民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如今的流沙村,生机盎然,处处呈现出的是一幅幅乡村振兴的鲜亮画卷。

然而,两三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用当地村民的话来讲,便是“活力不足”。记者来到流沙村市,村民纷纷围了过来,争相诉说村里新变化:“过去,村里三天两头停电不说,家里的灯也是时亮时暗,现在连路灯也亮彻通宵,切实体验到了‘今非昔比’。”

帮扶单位驻村后,积极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方面,稳步推进农网改造。至2016年8月以来,正式启动了流沙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施工,截至去年底,已经完成了7个自然村中5个自然村的农网改造任务。流沙村电压过低、影响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用电的问题成为历史。另一方面,协调省交通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捐建5公里村域道路,同时对流沙小学4000平方米公共场所地面进行硬底化建设。此外,帮扶单位还着手帮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港区街道长期照明设施不完备等,村民的人居环境还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流沙村党支部书记尹天期介绍,自2016年广州特派办驻村帮扶以来,扶贫工作组和广大干部群众在政策扶持、部门支持、项目带动下,完成了该村农网升级改造、巷道建设、安装路灯、修筑港区排污沟等基础设施项目,大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累计投入帮 扶资金达3700多万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扶贫工作组从村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就是在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州特派办驻村工作队队长史勇告诉记者,目前,投入200万的自来水工程和投入100万元的垃圾中转站正在紧张施工中,这两个项目将全面解决流沙村的饮水难题,同时将建起垃圾保洁长效机制。下一步,将继续完善路灯安装工程,同时建起一个可容纳200多艘大中渔船的避风塘。

对接优势产业搭建产业扶贫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流沙村是全国闻名的“南珠”生产基地,依靠珍珠产业促进困难群众增收大有可为。

如何对接当地优势特色产业,打造“造血式”帮扶模式,一直是帮扶单位探索方向。26日,在驻村干部带领下,记者走进尊鼎公司在流沙的珍珠孵化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基地。基地里,“珍珠养殖搭平台、创造就业促脱贫”的横幅鲜红耀眼,五六十名村民正在参加插珠作业。

基地创建者是当地创业青年何德边。他告诉记者,创建珍珠公司,目的是在实现自己“珍珠人生”梦想的同时,带动村里的贫困户脱贫奔小康。为此,他特地为贫困户实施“在其公司里决不让每个贫困户存在着打工仔的身份,让贫困户人人都成为老板”的模式。

帮扶单位与何德边想法不谋而合。目前,何德边的公司已经跟30个贫困群众签订养殖珍珠的合作协议,给予贫困户生产成本扶持,提高他们的养珠水平和防台风能力。这些贫困户中,大部分妇女是过去“珍珠村”里的插珠能手。她们加入珍珠公司,一方面可为重振流沙村南珠品牌作贡献,另一方面能通过技术入股而走上创业发展新路。贫困户余小汝、唐桂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在公司里工作,除了3千元保底月薪,还能得到公司的效益分红,在家门口打工能有这份待遇,实在难得。”

去年初,流沙村青年何德边返乡创业,在流沙村建立的珍珠孵化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基地全面投产。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该珍珠公司与村里的精准扶贫工作挂钩,让贫困户带着传统的养殖技术加入团队,为他们提供了就业平台。该公司吸纳了30名贫村民在公司从事珍珠生产与养殖工作,为流沙村长效的就业精准扶贫机制做出了积极贡献。

只有从“输血式”转变到“造血式”,创新村民增收模式,才能根本上脱贫。广州特派办驻村工作队队长史勇告诉记者,下一步,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沟通,深化合作,扩大珍珠生产规模,让更多贫困群众加入珍珠特色产业,乘搭企业发展快车,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多重保障助力脱贫奔康

“工作组驻村后,不仅修路、筑排污沟、建广场、竖路灯,还做了件新鲜事,安上了几块蓝板就能发电。”在流沙村,村民交口称赞的“新鲜事”就是扶贫工作组依托当地日照时间长的自然优势建起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该电站已于去年6月起实现并网发电。

据流沙村党支部书记尹天期介绍,根据流沙地区光照充分、日照时间长的特点,帮扶单位确定将光伏发电作为流沙村的扶贫项目,该项目第一期建在流沙村小学和村委会公共设施顶楼闲置楼面,项目装机容量为247千瓦,总投资277万元,项目于2017年6月实现了并网发电。从目前监测情况看,日平均发电量超过1000千瓦,全年收益达到27万元,第一批收益款已经下发。在建的光伏项目第二期,在流沙村文化楼和后丰小学等处安装光伏板277千瓦,总投资290万元,项目建成预计全年收益将达到29万元,2期光伏项目每年至少为560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带来1000元的收入。

同样受到贫困户欢迎的还有公益性岗位扶贫。尹春是流沙村贫困户,年近六旬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领到“固定工资”。

过去,尹春没有稳定收入,平时帮忙他人在海边养鱼,风吹日晒不说,还不能帮忙照料家中的孙子。去年,帮扶单位设置公益性岗位之后,他成了流沙村小学的一名保安,每月固定增加2000元的收入。

“感谢帮扶单位设置的公益性岗位,不但劳动条件大有改善,还增加了收入,由于距离家较近,还能方便照顾孙子。”谈及这一年来的变化,尹春言语间充满感激,他说就算寒暑假,作为一名保安,他也照样能领到两千元的工作,“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过去一年,扶贫工作组创建起公益性岗位,为100多名贫困群众包括残疾人带来稳定收入。在工作组扶持下,该村完善了垃圾卫生整治机制的同时,创造了38个保洁工和垃圾压缩机操作的就业岗位,护村联防治安及学校保安工作提供了12个就业岗位,还为4名贫困户提供了保厕员、文员等岗位。值得一提的是,在实施起的光伏发电项目过程中,也为46名贫困户提供了清洁工作岗位。截至2018年4月,支付设置公益性岗位资金达738700元,贫困户脱贫有了更坚实的保障。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