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地震灾区积极响应群众诉求推进规范管理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字号:【大】 【中】 【小】
     
     新华社雅安5月5日电(记者 叶含勇)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至今已有16天,涉及救灾物资发放、受灾群众安置、灾后恢复重建等环节的矛盾和纠纷逐渐增多。雅安市积极响应群众诉求,加强治安管理,化解矛盾纠纷,推进过渡安置点规范管理。

     截至5月3日,雅安市共出动警力63898人次,警车12989辆,并充分发动包括专职治安巡逻队、义务巡逻队、守楼护院队在内5万多人参与治安防范,有力维护了灾区治安秩序。

    随着灾后安置和恢复重建的逐步推进,涉灾涉法涉诉等重点领域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凸显。芦山县人民法院院长李亚峰说,因房屋受损、倒塌引发的租赁、房贷、开发商延期交付等纠纷时有发生,截至5月4日,已调解(含撤诉)结案民事案件10多件。

    “为了最大限度把各种矛盾和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雅安市在地震第二天就下发指导性文件,健全大调解组织网络,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深入开展。”雅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赵敏告诉记者。

    在芦山县,由县法院、县司法局牵头,建立了灾后矛盾纠纷联合调解中心,大大提高了调解时效。在宝兴县,矛盾纠纷调解机构建到了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上,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在天全县,由县司法局牵头组建了天全县抗震救灾法律服务宣传队,深入受灾群众安置点、聚集点和受灾最严重的村组,大力宣传灾后安置和恢复重建最新政策法规。

    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畅民意。在过渡安置阶段,集中安置点成为受灾群众的临时家园。为了让受灾群众安居、安定、安心,雅安积极探索集中安置点规范化、民主化、人性化、专业化、社区式服务管理新模式。

    “帐篷内使用明火、电灯、电磁炉具,极易火烧连营。”宝兴县综治办副主任王凤莉说,宝兴将社会管理创新融入受灾群众临时集中安置点,及时制定受灾群众临时集中安置点管理办法,就集中安置点用电、消防、食品、饮用水、环境整治、医疗保障、卫生防疫、治安防范等方面,予以明确规定。

    “目前,我们正在安置点建设集中炊事区、洗衣区、晾晒区、文化小广场,尽最大努力满足这里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王凤莉说。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