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为何说有信心、有条件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0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字号:【大】 【中】 【小】

    7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作为今年下半年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自然肩负“承前启后”的职责。会议明确指出:有信心、有条件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

    督查落实重大部署发挥积极作用

    “今年二季度,我们的经济出现趋稳,相当多方面有了向好趋势。其中,开展督查在推动各部门、各地方落实国务院重大部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李克强总理在7月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

    此次常务会议开宗明义地指出:近两个月我国经济发展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加,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财政货币政策持续显效,发展动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有信心、有条件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这样的判断不仅仅来自各项经济数据,更来自于国务院督查组深入基层的观察。今年5月以来,国务院派出11个督查组,由国务院副秘书长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对18个省(区、市)和35个部门、单位开展重点督查。而昨天总理召开的这次常务会议一项重要日程,就是听取督查情况汇报。

    “这次督查中发现了一些值得表扬的现象。同时,也抓住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典型,要严格问责、坚决整改。”总理说,“要狠抓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落实,顶住下行压力、增强发展动力,巩固经济趋稳向好势头。”

    针对11个督查组的汇报,李克强总理指出,督查中发现的沉淀资金、闲置土地,该收回的就要收回,该处理的就要处理;对国务院政策执行不力的要通报批评;对明显不作为的,更要严肃问责处理。

    积极因素增加、主要经济指标趋稳向好

    对于当前经济形势,总理连日来在多个场合,密集表态。无论是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部发表演讲,还是在京会见首届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代表,总理都会在言谈中提及中国经济。

    “积极因素不断增加”,是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的一个重要判断。李克强7月3日在会见来华访问的新加坡总统陈庆炎时也指出,中国经济上半年总体平稳,尤其是5、6月份以来,反映增速向上、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积极因素增多。为促进经济稳步向好,我们将继续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同时积极推动以国际产能合作为抓手的新一轮对外开放,在合作共赢中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发展效益。

    “主要经济指标趋稳向好”,7月6日李克强会见首届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全体代表的讲话中表示,同样的表述出现在7月2日,总理在法国图卢兹出席中法工商峰会闭幕式的致辞中。

    李克强在会见首届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全体代表的讲话中指出,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我们推出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举措,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经济指标趋稳向好。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依然步履维艰,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新兴经济体下行压力加大。大家都很关注中国经济形势。我可以告诉大家,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主要经济指标趋稳向好。”总理在中法工商峰会闭幕式上致辞时,还回应了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增长7%左右的预期目标。”

    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今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还未发布,但总理已经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部发表演讲中透露出些许亮点。“从5、6月份的情况看,工业、投资、消费、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市场信心增强。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服务业比重超过一半,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比如,前5个月网络零售增长38.5%,5月当月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8倍和1.3倍。”

    总理谈到,这些亮点反映出,中国的产业在升级,增长动能在转换。

    如何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总理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部发表演讲中谈到,“中国市场广阔,可供选择的调控工具多”。具体有哪些?盘活存量资金便是其中一个,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多次对此强调部署。本次常务会议也不例外。会议指出,各级财政将已收回沉淀和违规资金2500多亿元,加快统筹用于急需领域;国务院将239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存量资金调整用于在建重大项目;对闲置土地处置不力的收回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一些深层次矛盾凸显,面对这些“成长中的烦恼”。总理怎么看?还是引用他在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部发表演讲的一句话来回答吧!“从历史上看,危机之时往往是改革之机。”(记者 申亚欣)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