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办开展治污审计 为改善南水北调东线水环境把脉支招(07-9-25 )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25日】
字号:【大】 【中】 【小】
 
    今年5月,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办对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沿线的污染治理工程进行了审计调查,重点关注南水北调工程这一国家重点项目建成后能否到达预期目标——尽快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状况。该办以开展审计调查这种特殊的服务方式,积极为改善南水北调工程水质环境把脉支招。

    为创建合格的南水北调输水环境,积极促进治污工程建设,审计人员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环境信息数据,全面分析了南水北调沿线水质污染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的服务职能。

有的放矢   深入调查  

    南水北调山东段输水干线长达487公里,涉及济南、枣庄、淄博等10个地市。针对审前调查初步发现山东境内南水北调沿线水质达标率较低的情况,审计人员把东线水质污染情况和污水处理效果作为审计调查的重点。通过现场监测水质、实地调查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等方式,审计人员发现,由于受沿途造纸、发酵、化工等重污染行业的影响,加上治污设施项目滞后,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治污工程总体目标未能如期实现,治污形势严峻。

    为摸清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沿途支流水质的情况,审计人员重点调查了枣庄市治污控制区内的七条河流环境现状,现场采集了10个监测点水样,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水质分析,发现10个取样点没有达到治污目标要求。其中滕州市城郭河幸福坝水样中主要污染物氨氮大大超过三类水质标准。为进一步查明污染严重超标的原因,审计人员沿着河道逐一查找排污口,最终在滕州市城区下游2公里处发现一主要污水管遭到严重破坏,污水管内大量的城市工业和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城郭河。审计人员发现上述情况后,督促滕州市环保、城建、水务、污水厂等部门立即制定治理方案,限时进行整改,使得这一污染源漏洞被及时堵住。

科学分析  把脉支招 

    经过周密的调查和分析,审计人员发现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沿线地市的造纸、发酵、化工等重污染行业造成结构性污染突出;建设资金缺口大,治污项目滞后,配套设施不全,污水处理效率低下。此外,水质的改善涉及沿线居民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仅依靠环保部门有限的力量已难以扭转部分区域水质恶化的趋势。

    考虑到南水北调项目涉及面广、治理时间短、动态监管难度大等现实因素,审计人员就如何改善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治理等问题,向沿线莱芜、枣庄等政府提出了三条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一是建议实施严格的产业结构调整,实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建议对调查发现的17家造纸、化工等重点污染源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对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强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禁止在调水沿线新建、扩建化工、造纸、酿造、冶金等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二是建议地方政府加大财政环保专项资金投入,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污水管网建设进度,同时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杜绝出现污水泄漏污染水源的现象。三是建议加强对污水处理后的再利用,实现污水处理的延伸和开发。
 
积极整改  效应放大
 
    审计建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其中枣庄市政府的分管领导召集发改委、财政和环保等多个部门召开专门会议,拟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强化内部管理,降低处理成本,多方落实回用水用户,提高中水、废水回用率,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此次审计中,该办还对一些地方政府的治污资金进行了延伸审计,及时查处了一批截留挪用治污经费的行为,起到了较好的警示效果,对进一步促进治污经费的规范管理与使用发挥出积极作用。

    在为期两个多月的南水北调(山东段)水污染治理审计工作中,该办审计人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推动南水北调治污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努力践行“立审报国,执审为民”的工作理念。(钟韬 高翔)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