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调查表明:浙江各项教育经费投入政策落实成效显著(07-8-30)
【发布时间:2007年08月30日】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浙江经济发展的成果,浙江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全省性的教育经费投入政策,从2005年起在农村中小学全面实施了“四项工程”,2006年实施义务教育免学杂费、职业教育实施“六项行动计划”、城市及农村教育费附加并轨等。为检验这些政策在全省的落实效果,前不久,浙江省审计厅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对2006年全省教育经费投入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调查情况表明,在各级政府及教育、财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教育经费投入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成效显著。

    教育经费投入达到新水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迅速。一是基础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实现了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跨越。2000年至2006年,浙江基础教育投入快速增长,全省小学教育经费总投入从59.08亿元增加到149.33亿元,初中从41.97亿元增加到99.77亿元,高中从22.36亿元增加到78.08亿元,分别增长1.53倍、1.38倍和2.49倍。2006年与2000年相比,学前三年入园率从74.8%提高到87%,初中升高中比例从75.05%提高到94%。二是高等教育投入高速增长,实现了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跨越。近年来,全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从2000年的31.8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87.15亿元,增长4.88倍。全省现有普通高校77所,比1998年增加45所;有普通本专科在校生72万人,比1998年增加60万人;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跃升至2006年的7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不足9%,到2006年攀升至36%,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三是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六项行动计划”全面启动。从2006年起,全省两年内将投入10.2亿元,用于建设实训基地、县级骨干职业学校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农村预备劳动力培养工作。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继续保持1:1,成为全国唯一连续六年保持的省份。

    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设取得新成就。一是从2006年秋季开始,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免费金额5.5亿元,惠及学生513万人。二是通过在农村中小学全面实施“四项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得到有效资助。在义务教育阶段,把减免课本、作业本费从原低保家庭扩大到农村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城镇居民年平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2006年全省有49万户农村困难家庭中小学生享受了课本和作业本费减免;为3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爱心营养餐,这两项学生受益面分别达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的9.5%和5.8%,其中浙江省丽水市学生受益面分别达到21.16%和27.7%。三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奖、贷、助、补、减助学体系建设顺利推进,2006年为2.5万名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1.8亿元,为3万余名大学生提供了5200万元政府奖、助学金,为7万余名学生安排了勤工俭学岗位,对就读省内大专院校农学和农业种养技术类专业的本省户籍学生免除学费。四是助学体系逐步向高中段教育延伸,为7.7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中职学生提供了2.44亿元的财政性资助,覆盖面占到中职学生数的10.4%。

    省级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教育均衡化逐步推进。从2005年起浙江省财政三年内将投入12亿元,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从2006年起,浙江省财政两年内将投入4.2亿元,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从2006年秋季起,实行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省财政2007年共需投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资金约10.7亿元。一大批农村中小学条件明显改善,减轻了学生家庭教育负担,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有2345所农村中小学校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在浙江省衢州市已有70%的学校、20万名师生可上网共享名师课堂资源;全省共对14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已有7.8万人顺利结业;50个教育强县选派100名骨干教师到欠发达地区支教,全省城镇有3600余名老师以多种形式参与了农村支教。城乡学校结对帮扶范围不断扩大,仅杭州市就有557所城乡学校实行结对,188所中小学参与名校集团化。2006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教育强县(市、区)称号的16个县(市、区)中,有10个是欠发达县和海岛县。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