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稳步推进金审工程建设成效显著(07-12-20)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20日】
【来源:安徽省审计厅网站】
字号:【大】 【中】 【小】

    近几年,安徽省各级审计机关紧紧围绕“金审工程”与“数字安徽”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从全省审计工作实际出发,坚持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部署,重点推进”方针,安徽省审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审计信息化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

    领导重视,目标明确,全员参与的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氛围和机制初步形成。安徽省审计厅领导多次强调,审计信息化是一项涉及思想观念转变、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审计业务流程再造和审计队伍结构调整的深刻革命,是强化审计监督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审计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求全省各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同志,把审计信息化建设作为新时期审计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各市、县(区、市)审计机关认真贯彻省审计厅党组的部署,把审计信息化建设纳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相继成立了由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审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本地区和本单位的审计信息化工作,部分市局还设立了独立的审计信息化工作机构,全省审计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机制已初步形成。

    审计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已基本构建完成。近年来,安徽省审计厅制定了《安徽省2004-2007年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06年经省政府同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实施金审工程建设的意见》;根据审计署的总体规划,省审计厅着手开展金审二期项目建设的前期可行性调研,准备适时提出全省金审工程二期建设的初步设想和实施规范。各市、县(区、市)审计机关根据审计署和省审计厅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相继完成了本地区审计信息化规划的制定工作。截至目前,全省17个市级审计机关均已制定并相继实施了各自的规划,已有95%的县区审计机关制定或完善了信息化发展规划,有近80%的县区审计机关正在抓紧实施。

    抢抓机遇,真抓实干,金审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审计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建设进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计投入审计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近5000万元,用于计算机网络及设备采购、机房建设与改造、网络及信息安全、人员培训以及《审计管理系统》(以下简称OA)的部署等审计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建设。目前,全省已经初步建成上联国家审计署的涉密审计内网,省、市、县(区)三级互联的全省审计业务专网,以及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互联网,形成了由审计内网、审计专网和互联网组成的三套网络架构,为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目前,全省审计系统共配备各类计算机近3500台(其中便携式计算机超过1200台)。全省县(区)审计机关有80%已完成局域网建设;所有17个市级审计机关以及50多个县(区)审计机关与上级审计机关实现了专网连接。17个市、33个县(区)审计机关相继建立了各自的审计门户网站,点击量累计达到了460多万人次。

    二是审计信息化推动了审计机关管理水平的提高。去年下半年以来,先后有安庆等8市审计局部署了审计署开发的《审计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的1拖N功能带动所属县区,联动部署、整体推进,使审计业务与行政事务管理融为一体,建设程序与内容更加规范,信息共享与系统交互更加便捷,进一步提高了审计机关的管理水平。
 
    三是计算机审计得到进一步推广。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已广泛使用《审计现场实施系统》开展审计工作,同时结合引进和应用《数据采集分析》、《通用审计软件》等其他审计作业软件,促进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全面展开。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共累计采集、转换、清理、分析各种电子数据共计到达2000G以上,转换各类电子帐近6000套,通过对所掌握的各种数据和数据库系统展开分析,查出了大量的违纪违规问题。

    四是计算机审计方式方法呈向多样化转变的趋势。目前,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的技术手段与方式方法已呈向多样化转变的趋势:从引进审计软件或利用审计署推广的AO软件开展审计,到自行编制小模块、小程序直接进行计算机审计;从单一的数据采集、查询、转换,到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数据分析模型;从传统的账套式审计,到开展数据式审计;从单机应用审计,到审计现场组网和远程联网审计。这些计算机审计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运用,创新了计算机审计工作思路,扩大了计算机审计的覆盖面,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培训力度不断加大,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了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去年初,安徽省审计厅又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举办了一期“全省计算机应用培训班”,60余名同志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集中脱产培训。今年省审计厅共举办了4期针对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的审前培训。各市、县(区)审计局结合贯彻省审计厅“抓建设、练内功、提效能”五年行动计划,对全体审计干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计算机审计技能培训。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