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强调: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快审计创新转型
【发布时间:2008年02月02日】
【来源:浙江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在最近召开的浙江省审计工作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充分肯定了全省审计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强调,审计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快审计创新转型。
    
    吕祖善指出, 近几年,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快审计创新步伐,积极推进审计转型,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在审计理念、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管理上全面进行创新,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审计机关依法审计、服务大局的能力,积极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是审计范围不断延伸,逐步扩大到对全部政府性资金的审计。二是审计深度不断提高,通过开展绩效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突出了对资金使用方向和使用绩效的审计。三是审计成果不断扩大,进一步加强审计成果的利用工作,不仅揭露了问题,处理了问题,而且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上剖析成因,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起到了参谋助手作用。四是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在审计任务重、审计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能够比较出色地完成任务,省委、省政府对审计工作是满意的。
    
    吕祖善强调,审计工作关系到维护财经秩序,关系到推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关系到加强廉政建设,关系到促进科学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些也就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因此,全省审计机关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个根本宗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把握大局,推动创新,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的职责,进一步推进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为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服务,为加快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审计支持。

    一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新形势下,审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大局、服务大局,使审计工作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当前,要深入理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中的职责和责任,切实把加强审计监督与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措施结合起来,把做好审计各项工作与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目标任务结合起来,把服务大局的思路、目标、重点以及加快审计转型的内涵、要求、措施与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结合起来,通过加快审计创新转型来进一步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促进“转变、创新、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又要在服务大局中提高审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审计工作自身的科学发展。

    二是要着力创新,加快转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要不断探索审计工作的发展规律,不断创新审计工作的方式方法,推动审计工作创新转型。

    第一,要创新审计理念。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强化科学发展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自觉地将审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把审计工作的着力点放到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上来。进一步拓展审计内涵,扩大审计范围。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加快推进“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改革的要求,在监督财政预算内资金的基础上,把审计的视野进一步扩大到全部政府性资金的审计。审计中要强化绩效意识。在加强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同时,把审计的重点放在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绩效上。

    第二,要创新审计制度。审计的最终目的是要从制度和体制上解决问题。衡量审计服务大局的成效,关键是要看审计成果运用得怎么样,看审计是否把推进制度建设、从源头上规范经济社会行为作为自身工作的重心,在宏观层面、在更高层次上发挥职能作用。当前一些问题之所以产生,之所以屡犯,往往是因为体制机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创新审计制度,要完善整改制度,对审计工作揭露出来的问题,要着重从体制、政策和管理层面剖析原因,进一步推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加强整改,从根本上杜绝屡查屡犯的怪圈。今年,审计工作要抓住一些重点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更深入的调查研究,集中力量研究一些重点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创新审计手段。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加快审计工作现代化建设,是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推进审计技术创新,要积极运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方法和手段,促进审计工作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尤其要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议,全面推进“金审工程”,加快传统审计与计算机审计融合,更好地发挥审计信息化的整体效能。同时,要适应现代审计对审计管理的要求,大胆创新审计管理模式,进一步改进审计计划编制,健全完善重点审计项目前期评估论证机制,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更好地应用成果。

    三是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审计工作要在面向全部政府性资金的同时,要抓住重要领域、重点资金和重大项目进行审计;要对已发现的共性问题、典型问题进行持续监督,关注问题的发展,抓住关键和要害,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落实长效机制;要对一些新领域、新问题进行实时监督,特别要关注那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防止出现监督“盲区”。当前,要重点抓住三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权力制衡机制的重要举措和必须的制度约束环节,这既是对过去经济责任审计取得成绩和所发挥作用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今后的经济责任审计提出明确要求,寄予殷切期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都需要审计部门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

    第二,进一步加强民生问题审计。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真正做到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惠及人民。审计部门要始终把高度关注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加大在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城乡住房、生态环境、扶贫开发、科教文化、权益保障、社会稳定等领域的工作力度,加强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确保各项资金合理、有效使用,着力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三,进一步加强资金绩效审计。随着国家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今后用于社会事业发展、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专项资金会越来越多。审计机关有责任加强对这些资金的监督,特别是要关注这些资金的使用绩效,减少公共资金的损失浪费和节省资源,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也就是说,审计要对政府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从宏观上把绩效审计和专项资金的使用结构、使用方向结合起来,通过审计,按照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的要求,分析哪些专项资金是政府性资金支出中要重点加强的,哪些是需要逐步削减的,该强化的要强化,该控制的要控制,该整合的要整合。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