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大常委委员称赞今年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有特点、有亮点”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20日】
【来源:山东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日前召开的山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审计厅厅长左敏受省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山东省2008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省人大常委们充分肯定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认为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有特点、有亮点”,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反映问题客观实在,所提建议切实可行,较好地发挥了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委员们在讨论中认为今年的报告与往年相比,有五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是更加突出全面性。在审计重点内容的确定上,今年的审计工作紧扣预算执行,既安排了对省财税部门具体组织省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又对16个部门单位执行部门预算情况进行了审计,使预算执行审计达到一定的覆盖面。审计报告还反映了涉及民生热点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财政支农资金等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成果,审计工作业绩得到全面体现。另外,审计工作报告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审计情况和问题,既肯定成绩,作出评价,又揭示问题,关注整改。在充分揭示审计问题的同时,对每一项目的资金和项目管理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都有一个总体评价,对审计发现问题后,相关责任单位采取的措施和初步整改情况也有所介绍,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审计情况及效果。

    二是更加突出动态性。为充分发挥审计的时效性,对支援北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项目以及扩大内需新增投资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调查),将备受社会关注的两项资金筹集使用情况及时向社会进行了公开披露,既促进了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又提高了审计工作成效。这种审计提前介入、紧跟形势发展、及时跟进的动态审计方式,弥补了以往事后审计揭露问题不及时的缺陷,并且可以做到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保证了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三是更加突出绩效性。关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今年审计工作报告的一个鲜明特点。报告从资金分配、使用等多个角度揭示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如财政对下补助基金分配较晚,财政专户管理资金长期闲置未能及时发挥作用,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和省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滞拨、闲置等问题,都是从绩效的角度关注财政资金效益的发挥。另外,在部门单位审计中,通过对近年来资金结余规模的比较,指出了部门单位结余资金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利于资金的有效使用。

    四是更加突出宏观性。今年的审计工作,注重对改革措施和政策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揭示和反映问题,突出了审计的宏观性特点。如报告反映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乡镇教办未全部撤销,由此导致挤占教育经费和违规收费等问题的发生;财政支农资金多头管理,项目交叉重复设置,致使项目零星、资金分散,影响资金的规模效益和整体效果;关注财政改革成果,揭示了受企业效益下滑影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收缴不到位,以及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率较低,影响预算执行完整性等问题。上述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等才能逐步加以解决。另外,还紧紧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事项,开展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省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揭示了影响惠民政策落实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的问题。

    五是更加突出建设性。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在全面反映揭示问题的同时,还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条建议。所提建议着眼于健全制度、完善体制机制、规范管理,有很强的针对性。如针对金融危机给财源建设和预算收支造成的不利局面,提出要认真研究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切实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尽量减少经济波动给财政带来负面影响。对部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问题,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制定资金投入产出考核评价办法,加强动态管理和跟踪问效的建议。要进一步优化资金投入方式,逐步解决财政专项资金多头管理,零星分散,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

    委员们认为,审计工作对规范财经秩序,推动财政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维护政府良好形象至关重要,建议各级各部门要更加重视和支持审计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审计工作环境。审计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继续加大对民生工程和民生资金的审计力度,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各部门单位要认真对待审计查出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相关制度,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温国栋)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