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个拓展”助推外资审计强能提效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2日】
【来源:湖北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湖北省审计厅在外资审计工作中,以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目标,努力更新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方法,突显审计功能,通过拓展外资审计广度、深度和厚度,不断提升外资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在保证外资使用安全、提高外资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外资审计工作得到了审计署充分肯定。
    更新审计理念,不断拓展外资审计广度。针对公证审计容易走过场,造成一些外资项目缺乏实质性的审计监督的问题,该厅及时调整思路,打破传统的单一公证审计模式,把外资当内资审,大力推进“三个转变”。一是在审计对象上,从全面审计向全面审计与加强重点部门行业审计并进转变。在对外资项目全面公证审计的基础上,每年选择2至3个项目或行业进行重点审计,由过去仅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发展到对项目管理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进行审计,从而突破“就外资审外资”的模式,真正做到“内外资一起审”,实现审计对象的全覆盖。二是在审计内容上,从真实合法性审计向真实合法审计和绩效审计相结合转变。对正在建设期的项目,注重把项目审计与效益审计结合起来,把效益审计贯穿于财务审计和公证审计中;对已建成的项目,关注项目的后评估,围绕营运过程和还贷过程,开展效益审计和审计调查,积极探索外资绩效审计新模式,拓展外资审计空间,促进外资审计上层次。三是在审计作用上,从搞好公证审计向公证审计和突出宏观效果相结合转变。把同一领域的不同问题、不同领域存在的同类问题联系起来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发现一些政策、制度、体制等方面的普遍性、深层次的问题,并从调整外资利用结构、改进外资利用策略、完善外资管理机制、健全外资利用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改善外资投资环境。
    创新审计方式方法,不断拓展外资审计深度。该厅在近年来的外资审计工作中,探索并尝试运用了一些新的审计方式方法,效果十分明显。一是统筹谋划审计项目。按照统筹审计工作发展思路,在全省统一组织实施外资审计项目,实行方案、通知书、处理、报告、归档“五统一”,并全方位整合审计资源,集中调配各市州及部分县市外资审计骨干,进一步加大外资项目跨地区交叉审计力度,确保查深查透,提高审计质量。二是推进“三审合一”。针对外资项目配套资金被财政部门“戴帽”下达其他项目的现象,该厅大胆创新,将外资审计人员纳入省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组之中,具体负责审计省财政厅主管外债的国际处和金融处,将外资公证审计、绩效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三审合一”,并建立分门别类的“三审合一”电子数据库平台,推进资源共享,情况相互印证,从总体上把握全省外债的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在更高层次上为利用外资服务。三是多项目打通,开展对比审计。对相关联外资项目实行捆绑,打通界限,加强综合、对比和分析,提升审计效果。去年,将同属于林业部门管理的日元贷款湖北植树造林、世行贷款林业持续发展和中德财政合作湖北小农户造林等三个项目一起进点,同步审计,既避免了重复审计,节约了宝贵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又通过在宏观层面,将几个类似项目从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组织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项目之间的差距和不足。四是创新计算机审计方法。大力推进AO2008外资版和OA系统在外资审计中的运用,探索了在计算机环境下从账目转向数据的审计方法,发挥计算机数据分析、处理的优势,寻找和揭示问题产生的内在规律。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开辟外资审计专栏,便于审计人员进行业务交流,及时上传、反馈审计结果,也便于领导和项目主审及时掌握、监督、指导现场审计。
    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不断拓展外资审计厚度。一方面,强化分析。宏观上围绕现行利用外资的具体政策措施及贯彻执行情况展开分析,综合揭示当前利用外资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微观上具体分析外资使用的真实合法效益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关部门的监管是否到位、外资使用的效益如何等等,从改进外资利用策略、完善外资管理机制、健全外资利用法规等方面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通过近两年的外资审计,共向各级党委政府提供综合报告50余份,信息30余篇,其中,被省委、省政府批示采用10余篇(次)。另一方面,强化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将求实效、重成果的思路贯穿外资审计工作始终,立足于帮助单位建章立制、加强内部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积极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并严格遵守各项国家政策规定,充分发挥了外资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免疫系统”的功能。近两年,通过对38个外资项目的审计,共纠正审计发现的各类问题资金6亿余元,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立规章制度20余项。(付后裕)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