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撑起8亿农民健康的“保护伞”——新农合专项基金审计调查追踪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8日】
字号:【大】 【中】 【小】
    
    
    目前,审计署正组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项基金进行审计调查,以确保这项涉及8亿农民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记者日前专门前往安徽、湖北两省,对审计调查情况进行了跟踪采访。
    审计不再只是“翻账本”
    5月26日上午,审计署驻上海特派员办事处的审计人员谌武来到安徽省舒城县城关镇五里村“五保户”余华庭家,一边询问这位69岁老人的身体状况,一边仔细查看了他参加新农合后看病、报销的情况。
    “老人去年查出食道癌,住院期间总共花了2万多元医药费,通过新农合报销了9000多元,民政系统又通过‘大病救助’补贴了3000多元。经过核对,所有账目都没问题。”谌武告诉记者。
    由于新农合制度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在这次审计调查中,审计人员不再只是“翻账本”,而是走村进户,深入基层,内查外调,力求审深审透。
    “我们选取了9个省,每个省调查5个县,每个县延伸调查2个乡镇卫生院,要求审计人员实地走访参合农民。”负责这项审计调查工作的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司长李建新说,“这次审计不仅要关注基金使用情况,同时要关注政策落实情况。”
    近年来,各地在新农合建设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管理系统。审计人员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短时间内查出了一些问题。如上海特派办通过数据筛选、比对,仅用3天时间就发现安徽省某县1万多人重复参保、100多人重复报销的问题。武汉特派办则发现湖北省鄂州市医保经办机构3套不兼容的计算机系统分别处理数据,导致少数人员重复录入的问题。
    “把这项惠民政策监督用好”
    5月25日下午,记者跟随审计人员来到安徽省庐江县金牛中心卫生院,正好碰到72岁的农民曹永树在卫生院新农合管理站报销医药费。
    凭着一张“报补单”、一个新农合参保证和一张IC卡,没用10分钟曹永树就拿到了报销费用。
    “我今天刚刚出院,就拿到了钱,真是方便、实惠!”曹永树告诉记者,年初他向新农合交了30元费用,今年5月12日因患慢性支气管炎住进卫生院,总共花了1300多元医药费,其中800元可以报销。
     “不怕穷,只怕病”“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些曾经是一些地方农民看病贵的真实写照。随着新农合制度的全面建立,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正在逐步缓解,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谈到这一情况,负责安徽省新农合审计调查的上海特派办副特派员吕劲松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安徽自2003年启动新农合试点以来,逐年扩大覆盖区域和人群,提高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增大受益范围,受到了全省农民的广泛欢迎。
    “新农合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要的惠农政策、民生工程,我们一定要发挥好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一方面要查问题、促整改,另一方面也要多做分析研究,提出建议,把这项惠民政策监督好。”吕劲松说。
    四类问题“浮出水面”
    随着审计调查的深入开展,各地新农合制度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武汉特派办副特派员吕衡说,由于新农合制度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需要尽快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是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制度衔接不够充分,对“五保户”、贫困户救助不到位。审计发现,由于民政、卫生两个系统工作不对接,一些地方非“五保户”却在享受新农合对这一群体医药费报销的优惠政策,而部分“五保户”却在就医后没有得到医疗救助。
    二是存在有的参合农民重复参保,甚至重复报销现象。审计发现,由于管理上存在漏洞,有的县1万多人同时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其中100多人在就医后重复报销,50多人报销总额已超过实际花费,最高的超出1000多元。此外,还有个别人用假发票从新农合经办机构报销高额医药费用。
    三是基本药物零加价政策推行缓慢,乡镇卫生院药品加价率高。审计发现,部分医疗机构存在收费项目不规范、放宽住院条件、部分药品价格偏高等现象。部分地区在药品目录上仍然存在城乡差异。
    四是现行制度给外出务工参合农民报销医疗费带来不便。由于新农合以县市统筹为主,定点医疗机构也由各县市指定,省与省之间、省内各县市之间没有互相认可的定点医疗机构,在外打工农民回到参合所在县市只能按报销比例较低的市外非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标准来报销医疗费用,增加了农民负担。
    对此,审计人员建议,加快制定科学的新农合政策实施方案,尽快实现全国性定点医疗机构相互认可、多个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进一步加强监管机构能力建设。(摘自6月6日新华网)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