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审计署调查9省“新农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贾海峰 吴迪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8日】
字号:【大】 【中】 【小】
    
    实行8年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实行一次来自审计机关的“体检”。
    记者从审计署获悉,5月份开始,审计署组织了上海、武汉等9个特派办对安徽、湖北等9省新农合资金筹集、管理、使用和新农合相关配套政策落实情况展开审计调查。
    “现场审计将到6月底结束。”审计署社保司司长李建新介绍说,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审计工作已进行过半。审计署日前刚组织参加审计的特派办召开过一次碰头会,从反馈结果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8年以来,效果显著,帮助农民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有效防范了因病返贫等问题的发生。
    2009年新农合基金支出总额为922.92亿元,基金使用率为97%。
    新农合基金用于住院补偿762.47亿元,门诊补偿121.81亿元,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补偿11.90亿元,全国受益7.59亿人次,其中住院补偿0.62亿人次,门诊补偿6.7亿人次,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补偿0.05亿人次。
    “每个省要调查5个县,每个县至少延伸调查2个乡镇卫生院。”李建新介绍说。
    李建新说,这次审计调查关注的重点是新农合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情况,以及新农合政策措施的执行落实情况。
    “本次审计调查关注的一个特殊重点是新农合管理的信息化问题。”李建新介绍说,审计调查从系统安全性、可靠性、效益性方面查找信息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
    李建新说,从前期审计情况来看,新农合基金管理状况较好,尚未发现大额的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情况,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资金的管理和运作,在管理上基本做到了专款专用,审计没有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但是审计部门从完善体制机制角度入手,也发现了一些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例如,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制度衔接不够充分,对部分五保户、贫困户参合和医后救助不到位;少数参合农民重复参保,个别存在重复报销现象;基本药物制度推行缓慢,个别乡镇卫生院药品加价率高等管理问题。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