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财政审计大格局呼之欲出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4日】
【来源:湖北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从“行政事业单位定期审计”到“公安模式”,从“上审下、交叉审、同级审”到“预算执行联网审计”,从“大财政审计”到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多年来,湖北从未停止探索深化财政审计的步伐,推动财政审计工作不断在高起点上取得新的突破。湖北财政审计一次次成功探索实践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规律和诀窍?
    根本出路在于理念的创新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财政建设的不断深化,必然引发审计主客观环境的全方位变革。湖北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永祥认为,“财政审计工作要适应这种变革要求,根本出路就在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审计理念,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财政审计工作的大发展”。
    近年来,针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高位运行、难以突破的现实处境,该厅党组在深入分析财政审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财政审计工作要实现“五个转变”,即:审计目标由注重发挥审计防护作用向发挥建设性作用转变;审计内容由注重真实合法效益并重向突出效益转变;审计手段由账套式审计向计算机审计转变;审计组织方式由发挥局部作用向发挥整体效能转变;审计管理由单一内控方式向科学化方向转变。这一指导思想的调整,大大激发了全省财政审计工作的活力。随后,湖北探索开展了真正意义上的绩效审计,逐步运用信息化审计组织管理方式和联网审计方法,积极推进财政审计的转型发展。
    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使财政审计更好地服务财政改革,成为厅党组思考的重要问题。为此,厅长张永祥结合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又明确提出了“五个坚定不移、七个正确区分、八个慎重对待”的执法理念,要求审计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实事求是,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发展。这一理念的提出,把审计干部从条条框框、机械执法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推进审计整体执法水平明显提高。
    围绕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该厅进一步强化宏观管理审计意识,将财政审计目标指向服务宏观决策和维护财政经济安全,先后统一组织对“两圈一带”等发展战略落实情况、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改革情况、省直管县等财政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普九”、乡镇、村级、高校、政府还贷二级公路等债务情况进行了审计或调查,推进财政审计领域不断扩展,层次不断提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省厅的引领和指导下,全省各地审计机关结合实际,探索出了很多被实践证明正确的审计思路和理念。武汉市审计局不断强化“大财政、大投资、大绩效、大经责”四大审计工作理念,推动审计工作整体化、系统化,提升了审计工作层次和效能。荆州市审计局创造性地提出发挥预算执行审计“衍生功能”的观念,促进财政预算安排更加合理,预算编制更加科学。襄樊市审计局不断强化财政绩效意识,积极推进绩效审计,在促进节约政府投资和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孝感市审计局树立跟踪审计理念,前移审计关口,加强对投资项目全过程审计,促进提高了政府投资效益和审计效能。
    理念一变天地宽。全省审计机关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共同支撑起了湖北财政审计的满园春色。近年来,该省先后探索和总结了行政事业单位定期审计、专项资金按分配渠道跟踪审计、企业经济效益对比审计、公安财政支出审计、老河口联网审计、“一盘棋”打“总体战”、信息化条件下大型审计项目组织管理等新的工作方法和路子,很多经验成果在全国推广,有的甚至受到国际同行关注,财政审计工作始终保持高位运行。
    根本方法是统筹
    随着中央扩大内需和湖北“两圈一带”战略的大力实施,全省各类转移支付资金、专项资金、建设资金投入越来越大,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审计工作任务重与力量不足、审计资源分散与整合利用不够、审计重复交叉与部分单位监督缺位、审计要求高与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更加突出,成为影响和制约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瓶颈和硬伤。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之下,如何有效地缓解矛盾,如何更好地服务大局,不仅是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深化财政审计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该厅党组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连续开展了多次有针对性的调研,最后形成一个共识:破解“瓶颈”的根本方法,就是统筹。
    近年来,该厅坚持在整合审计资源上狠下功夫,不断打破专业、层级和地域界限,积极重构审计组织管理模式,对同一被审计单位的多个项目采取“一拖N”捆绑方式进行;对全省统一组织的大型审计项目和行业审计,实行“上审下”与“交叉审”相结合;对下开展的财政决算审计等其他审计项目,与当地相关审计项目结合。近三年,采用“一拖N”组织方式开展20多个审计项目;统筹安排行业性、专题性大型审计项目30多项,统一调度全省力量达6000余人次;采取上下结合办法开展60多个县市财政决算审计,有效破解了审计力量不足的难题,审计合力明显增强。
    统筹绝不仅仅是审计资源的简单重组,而是各个审计因素和环节的有机融合。应对财税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形势,湖北审计机关探索推广了信息化条件下大型项目审计组织管理方式,探索总结了以“在线审计”为特征的夷陵区预算执行联网审计,组织研发了“湖北省动态审计监测系统”,建立了全省财政资金审计分析一体化平台,推进财政审计工作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在审计机关内部处室、系统上下、系统内外建立了审计成果和信息共享机制,采取内部载体或大众媒介等渠道,及时上报、反馈或公布财政审计情况,推进财政审计成果在各个层面和领域中广泛利用。
    为统筹全省,带动各地,该厅先后制订印发了“全省审计项目计划统筹管理”、“审计成果与信息共享”、“审计力量资源整合管理”、“审计干部培训”、“领导班子建设”、“审计工作综合量化考核”等制度办法。全省各级审计机关竞相跟进,荆门市在审计质量控制、项目安排、人员调配、经费保障、信息与成果共享、目标考核与激励措施等方面,大力推进市县审计机关一体化发展。十堰市将品牌意识引入审计工作,统筹业务资源,积极打造预算执行、经济责任、政府投资、农业资金和民生审计五张名牌。黄冈市审计局在上下审计机关之间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审计项目、组织管理、技术手段、审计质量、审计成果六个对接。恩施等地审计机关建立了局领导联系县市工作制度,帮助解决基层审计机关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襄樊、宜昌、孝感、随州等地审计机关创新审计业务与组织管理,建立了全面协调的统筹发展机制。
    通过统筹,审计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审计干部队伍素质和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基层审计工作条件和环境进一步改善。实践充分证明,统筹是不断深化财政审计工作、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根本方法,是破解现阶段审计工作突出问题与矛盾的一把“金钥匙”,也是现行体制下推进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一条正确路径。
    根本目标体现在审计效能的提升
    随着财政审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行为模式日渐规范,财政审计工作自身也面临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在相对固定的程式下,方法趋于老套,报告大同小异,问题屡审屡犯,从而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厌审和抵触情绪。越来越多的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对象开始困惑,在财政审计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又要走向何方?深化财政审计、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根本目标又在哪里?湖北审计给出的答案是:深化成果运用,不断提升财政审计工作效能。
    近年来,湖北省审计机关在财政审计工作中,坚持把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作为审计核心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努力放大审计效应,不断提升服务层次和水平。近三年,共审计10197个单位部门、26个行业、2217 个投资项目,2879个专项资金(基金),查出预算编制不完整、不规范,隐瞒转移财政收入,违规改变用途等各类违规资金304.4亿元,促进国家财政增收节支78.1亿元;移送经济案件线索110件,移送处理208人。在不断加大违纪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查处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审计整改,更加突出“宏观性”、“政治性”与“建设性”。三年来,全省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率都达到70%以上,其中,省直部门整改率达到90%以上。通过审计,促进全省党政部门采纳审计建议15173条,制定1782项规章制度。去年,省厅组织对近几年财政审计情况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研究,形成了《我省财政资金运行态势审计分析及对策建议》,提出将国有资本经营、政府性基金和社会保障资金等纳入预算管理的建议,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批示财政部门研究建立统一、完整的综合预算管理制度。
    深化财政审计、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不仅提高了财政审计工作的效能层次,而且对审计工作组织方式、人员素质、工作环境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全省审计机关通过统筹整合,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战的状况,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财政审计内容上分割、运作上重复监督、成果上分散反映等不足,充分发挥了审计机关的整体效能和作用。今年该厅安排扩大内需、债务等六个项目捆绑审计,一次审计,出具6份审计报告,节约时间60%,极大地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通过统筹整合,全省3000多人次基层审计人员参加到全省大型项目联合审计中来,进行完全真实的“实战演练”,使参审干部在审计实战中提高查账、分析、计算机应用和管理等能力,为基层培养了一大批业务骨干。同时,结合“上审下、交叉审”,上级审计机关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业务指导,注重在现场审计时与地方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促进地方党委、政府加大对基层审计工作的支持,落实工作经费、人员编制,基层审计工作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湖北财政审计工作的诀窍就在于他们敢立潮头,能够把住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将审计工作主动融入到财政改革与发展之中,抓住了财政审计工作的“牛鼻子”,不断推陈出新,开拓进取。可以说,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湖北财政审计已触及到财政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基本实现“面、线、点”全覆盖、全渗透、全关注,财政审计大格局已然呼之欲出。(刘明亮 付后裕)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