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以科学的审计确保资金“用之于民”——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谈审计如何促进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
经济日报记者 孙 勇 王 璐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3日】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大】 【中】 【小】
    
    
    “十一五”时期,是审计工作创新、发展和提高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审计工作充分发挥了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审计队伍、法治化、信息化、理论和文化等基础建设的加强也全面提高了审计工作水平。
    审计更加公开和有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老百姓的期盼。审计工作是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下一个五年,审计工作将如何进一步完善制度、提高效率,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记者就此采访了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
    记者:过去5年,审计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预防风险和查处案件方面,有哪些成效?
    刘家义:审计监督作为国家政治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民主法治的产物和推动民主法治的手段,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审计的根本目标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现阶段就是“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五年来,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了72万个单位,促进增收节支3179亿元(全国审计人员平均人均促进增收节支388万元,审计署人均促进增收节支840万元),挽回或避免损失546亿元;共查出重大案件线索6531件,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4万多项。审计署提出的应抓紧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关注企业国有资产安全和境外投资风险、完善扶持中小企业政策、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等建议,引起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纳后收到了较好效果。
    记者:“十一五”期间,审计署加大了跟踪审计的力度,这是出于什么考虑?效果如何?
    刘家义:按照中央“财政资金运行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审计机关近年来对汶川、玉树、舟曲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等重特大公共事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实施、援疆资金和项目等重大政策措施,以及京沪高速铁路、西气东输二线、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等重特大投资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总体来看,成效显著,这种做法更注重预防和提醒,为国家避免了可能的损失。
    这些跟踪审计,总体目标就是“一促一保”,即促进中央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位,保障资金管理和项目建设的规范有序、廉洁高效和公开透明,不出重大问题。在跟踪审计中,我们坚持边审计、边促进整改、边公告审计情况,促进相关问题的及时整改和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汶川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中,根据审计建议,各地加快了1907个项目的建设进度,改善了2472个项目的质量管理,共节约重建资金和挽回损失26.73亿元,收回被挤占挪用资金4.05亿元。
    由于跟踪审计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跟踪审计必须坚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明确责任、防范风险”的原则。所谓突出重点,就是要抓住重点项目、重要环节、关键时点和重点内容,在审计事项发生的过程中分阶段、有重点地实施跟踪,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所谓量力而行,就是要结合审计机关的实际承受能力和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把握好跟踪审计的尺度和分寸,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能包打天下;所谓明确责任,就是要保持审计的独立监督地位,在法定职权内开展工作,不参与决策和管理,到位而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所谓防范风险,就是要逐步规范跟踪审计行为,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严格约束外聘中介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执业行为,防范审计质量风险和廉政风险。今后,我们将逐步完善跟踪审计的内容和手段,更好地发挥跟踪审计在重特大公共事件和投资项目中的积极作用。
    记者:近年来,审计署探索开展了省部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这项工作的进展如何?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这项工作是否会全面推开?
    刘家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我们探索建立了在国际上尚无先例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目前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逐步规范,地厅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推开,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正在试点的基础上,走向制度化。全国审计机关共完成对16万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其中,审计署组织了对18名省长、26名部长和44名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党委政府参考审计结果,对约占4%的领导干部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问责和责任追究(其中:158人受到降职撤职处分、移送司法机关98人、移送纪检监察机关427人);一大批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也有不少领导干部在接受经济责任审计后,查明了情况,澄清了问题。
    总的看,大多数被审计的领导干部能够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推动本地区和本单位发展。但审计也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个别领导干部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不强;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决策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个别决策比较随意;有的地方对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指标不够科学,尚未建立起清晰明确的问责制度。
    今后五年,我们将以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为主线,以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为基础,以守法守纪守规尽责为目标,全面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记者:审计工作通过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案件,有力推动了反腐倡廉。“十一五”期间,审计机关发现和查处了多少案件?这些案件线索有什么特点?
    刘家义:“十一五”期间,全国审计机关共查出重大案件线索6531件(其中审计署查出重大案件线索495件),涉及8934人(其中司局级以上人员127人,含3名部级人员)。这些案件主要发生在工程建设领域、金融领域、国有资产管理领域、土地等资源管理领域。既涉及外商或私营企业主,国有企业负责人,也涉及少数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
    这些案件,呈以下特点:一是案件发生的环节和领域相对集中,主要涉及审批、决策、信贷发放和招投标等环节,其中发生在金融交易、国有股权转让和土地矿产资源管理这3个领域较多。二是内外勾结牟取私利的“串案”、“窝案”较多。三是一些管理较为薄弱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事业单位违法违规问题日益显现。四是犯罪手法更加隐蔽,呈专业化和高智能化。有的不法分子通过网上银行等便捷平台异地大规模转移资金,有的通过关联企业虚开信用证或增值税发票贴现等方式骗贷,有的利用内幕交易信息或专业知识背景操纵股市牟利。此类案件专业性和隐蔽性较强,很多交易甚至以合法形式出现,查处难度高,涉案金额也比较大。
    这些案件的揭露和查处,为国家挽回和避免了重大损失,也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的震慑作用。
    记者:五年前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显示,审计署将会投入一半力量进行效益审计、强化教育医疗专项资金审计。如今这方面取得的成效如何?哪些工作是您满意的?哪些工作做的还不够?
    刘家义:五年前我们曾提出,将会投入一半力量进行效益审计、强化教育医疗专项资金审计,并在2012年做到所有的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现在来看,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以2009年为例,审计署大部分的审计项目都包括绩效审计的内容,涉及绩效审计的工作量已占全部审计工作量的70%左右。“十一五”期间,全国共开展绩效审计项目达24万多个,审计后促进增收节支420多亿元,挽回或避免损失400多亿元,审计中提出建议30多万条,有90%以上被采纳。
    应该讲,这些年我们绩效审计工作的力度还是非常大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初步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综合审计模式:这就是从财政财务收支入手,以责任履行和责任追究为重点,将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规性审计与绩效审计融为一体,坚定不移地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案件和经济犯罪线索,坚定不移地深入揭示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重大管理漏洞,提出改革体制、健全机制、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的建议。这是我觉得比较满意的一点。
    如果说这项工作的不足,我觉得主要是对于绩效审计的操作规程、评价标准还在逐步摸索中,缺乏统一的规范。
    记者:未来五年,审计署的审计重点将放在哪些领域?审计系统将有哪些改进创新?
    刘家义:“十二五”时期,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着力揭示和反映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的矛盾和问题,着力防范和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系统性、潜在性风险,着力研究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保障和改进民生,促进巩固和扩大应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全力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审计工作的重点:一是继续坚持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基础,加大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的力度,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二是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三是着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着力提高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生态保护水平,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政策措施层面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法律、制度的落实和完善,推进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管理。四是关注国家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安全、民生安全、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揭示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性建议,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在审计机关的自身建设方面,我们将继续加强审计制度建设、审计干部培养能力建设和审计信息化建设。在审计法及实施条例、审计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审计准则操作指南,建立健全各项业务管理办法和审计廉政纪律规范,构建完成一套标准明确、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审计制度体系;重点建设国家审计数据中心,为进一步开展对公共财政管理的审计评价,对财政、金融、国有资产、民生资金等经济运行安全的审计评价提供技术支撑。(摘自22日《经济日报》)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