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办公厅公布审计署2011年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1日】
【来源:审计署办公厅】
字号:【大】 【中】 【小】

    近日,审计署办公厅公布了审计署2011年大事记。

                                                   审计署2011年大事记

    一、刘家义审计长担任联合国审计委员会主席。
1月1日,刘家义审计长担任联合国审计委员会主席,任期两年。刘家义提出,本届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将以促进联合国更加“廉洁高效、公开透明、强化问责、完善治理”为目标,致力于发挥审计在推动联合国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7月12日至13日,刘家义在纽约主持了联合国审计委员会第65次例会。

    二、完成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上半年组织全国审计机关4万多名审计人员,以“见账、见人、见物,逐笔、逐项审核”为原则,对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了全面审计,涉及部门机构单位8万多个、项目37万多个和债务187万多笔,时间跨度自1979年至2010年,通过审计摸清底数、反映成效、揭示问题、提出建议,为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等奠定了基础。6月27日,审计署向社会公告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

    三、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立。1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决定成立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由审计署牵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审计署等六部委为成员单位,刘家义审计长为召集人。10月25日,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为副部长级职务。

    5月12日,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贯彻实施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意见》,指导和推动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执行两办规定。7月7日至8日,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主题的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深化发展”的工作思路,标志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入了规范发展、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四、深入开展以“岗位大练兵,全面提素质”为主题的“素质提升年”活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审计机关建设,1月7日,中共审计署党组印发《关于加强学习型审计机关建设的意见》,提出14项学习任务;开展 “我读经典原著”、“我最喜爱的好书”评选、“强素质、作表率”等主题读书系列活动,组织编写了《精神传承》、《中华英模》、《审计群星》三本书。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我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吗?”、“我是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和审计干部吗?” 、“我是一名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吗?”大讨论,组织“带头创先争优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和“创先争优改进作风”活动,举办全署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中央文明委12月20日召开的第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会上,审计署(机关)、京津冀特派办和成都特派办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五、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年初发出关于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的通知,组织开展以学习党史为主要内容的读书活动、“党在我心中”主题实践活动和纪念建党90周年主题座谈会。拍摄电教片《反腐倡廉审计亮剑》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党员教育最佳电视片,并入选全国观摩交流活动优秀作品集萃;《坚定信念不辱使命——记联合国审计》和《跟踪审计情系灾民——记汶川地震审计中的共产党员》被评为全国党员教育优秀电视片。

    6月28日,召开审计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对部分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审计署境外审计司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受到中共中央的表彰。

    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在7月25日召开的审计署机关全体党员大会上,采取公推直选的方式产生了中共审计署机关第八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六、获准开展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审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开展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审计署配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建了首届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刘家义审计长担任主任委员,董大胜副审计长、石爱中副审计长担任副主任委员。全国34家院校获得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七、召开全国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3月29日,全国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传达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会上,审计署党组提出,各级审计机关和全体审计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上,要向审计署党组看齐、向审计长看齐。

    八、首次公开审计署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支出。4月15日,审计署首次向社会公开年度部门预算,包括收支预算总表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并对2010年财政拨款支出数和2011年预算数进行了对比分析。7月11日,首次向社会公开2010年部门“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决算情况和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情况,并对2010年支出情况作了具体说明。10月14日,首次对外公开部门决算,并对结余资金情况和各项目支出内容作了详细说明。

    九、首次评选出审计专业领军人才和业务骨干人才。5月20日,审计署公布了审计专业人才评选结果,评选出58名审计专业领军人才和212名审计业务骨干人才。

    十、刘家义审计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1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受国务院委托,6月27日,刘家义审计长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了《关于201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反映了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总体情况,揭示了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建议。

    十一、 出台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6月30日,审计署下发 “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的审计工作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审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深化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推动深化改革和完善国家治理方面迈上新台阶;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审计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符合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和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

    十二、深入研究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关系。7月8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的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刘家义审计长发表题为《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演讲,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制度安排,本质是国家治理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治理的模式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制度。这一理念成果,对于准确把握国家审计的发展规律、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7月15日,刘家义审计长在访问美国审计署期间,就上述命题发表演讲,全美审计机关同步视频直播并予好评。

    9月5日至9日,审计署举办了全国审计机关司局干部专题研究班,就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的关系、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审计工作如何更好地适应国家治理的要求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

    十三、首次编写并向社会公开审计署年度绩效报告。8月1日,审计署首次向社会公开2010年度审计署绩效报告,包括审计署基本情况、当年工作任务及完成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和投入产出分析等内容。报告在公开款级科目明细基础上,主动公开了项级科目明细,并对结余资金情况和各项目支出内容作了详细说明,有助于公众了解审计署的投入产出情况。

    十四、审计干部教育学院成立。8月29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成立审计干部教育学院。审计干部教育学院的成立,对于推进审计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和提升审计干部教育培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8月30日,审计署、教育部、财政部、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对南京审计学院的共建协议,依托南京审计学院建设审计干部教育学院。

    十五、国家审计指南开发工作全面启动。9月6日,审计署下发国家审计指南开发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审计署将有计划、分步骤开发制定12个通用审计指南和22个专业审计指南,国家审计指南体系将于2014年基本编制完成。

    十六、面向非洲的审计援助已近全覆盖。10月16日至25日,审计署在南京审计学院举办第四届非洲高级审计研讨班,来自博茨瓦纳等17个非洲国家的11名审计长、6名副审计长和18名高级审计员参加研讨。至此,审计署已为非洲国家最高审计机关连续举办四届研讨班,参加研讨的国家涵盖了非洲大陆英语区和法语区的40个国家。

    十七、审计署领导班子调整。11月9日,中央批准,陈蔷同志任中央纪委驻审计署纪检组组长、审计署党组成员,陈尘肇同志任审计署党组成员,免去安国同志的中央纪委驻审计署纪检组组长、审计署党组成员职务。

    十八、建立审计署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制度。12月5日,审计署发布《审计署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设立“审计署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励专项资金”,开展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活动,以引导和鼓励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博士生开展国家审计理论研究工作。

    十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顺利完成。至2011年底,历时3年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顺利完成。三年来,审计署和23个省市审计机关先后派出11648名审计人员,对四川、甘肃和陕西3省51个灾区县(市、区)规划的27902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进行了审计和调查,初步探索了中国特色的跟踪审计模式,实现了“促进灾后恢复重建顺利进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不出重大问题”的审计目标。

    二十、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2012年1月8日,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温家宝总理听取审计工作汇报时的重要指示,总结了2011年审计工作,安排部署了2012年审计工作,并对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先进集体和个人、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优秀审计项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优秀跟踪审计项目以及2010年度优秀审计项目进行了表彰。会议确定,2012年的审计工作,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围绕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依法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密切关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坚持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的“卫士”,为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做出更大贡献。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