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开展对口援疆资金和项目跟踪审计成效显著
探索“12345”管理法 实现监督与服务并重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2日】
【来源:山东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去年以来,山东省审计厅按照审计署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组织四市审计局开展了对口援疆资金和项目跟踪审计,探索出了“12345”援疆审计工作法,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推进了新一轮援疆工作的开展。

    确定“一个目标”,提高审计的针对性。省审计厅在2011年年初即组织审计人员赴喀什开展审前调查,与山东省援疆指挥部、受援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座谈对接,广泛调阅援建规划及有关工程资料、规章制度,实地走访12个试点示范项目现场,在详细掌握县情民情和援疆项目建设条件、特点以及对援疆审计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了审计工作方案,确定以“安全、质量、效益”为核心审计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跟踪审计,确保援疆资金安全、有效使用,促进提高援建工程质量和项目效益。

    突出“两个主体”,提高审计的协同性。加强与对口支援市审计局的协调沟通,两地审计机关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根据审计署的分工原则确定由当地审计机关对部分“交支票”工程实施跟踪审计,充分发挥其了解县情民意、熟悉审计环境的优势;山东审计机关组织精干力量坚持在援建现场实施审计,勘察工地、现场测量、翻阅账簿、查看资料。截至2011年底,累计现场审计工作量600余人•日。两地审计机关建立及时沟通协调机制,定期通报审计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注“三项重点”,提高审计的建设性。在跟踪审计中,审计机关注重分析深层次的原因,强调“三个关注”。一是关注援建工作流程是否科学合理,促进完善工作机制。针对审计发现的受援县部分试点示范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时间过长的问题,审计组提出了建立“援疆项目绿色通道”的建议。根据审计建议,省、市援疆指挥部与受援县政府积极沟通协商,进一步优化援建项目审批流程,明确援疆项目各项手续报批权限、办理时限、职责分工、具体责任人等,加强了工作协调,提高了办理时效。二是关注项目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促进规范有序建设。根据我省援疆工作现状,审计组针对“交钥匙”工程,提出了“加强投资规模控制,确保各项工程不超概算”的审计建议,针对“交支票”工程,提出了“与援建方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强化关键环节监督”的审计建议,促进省对口支援新疆建设指挥部制定出台了《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非工程类项目管理办法》《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程类项目管理办法》,有效推动了我省援疆工作的开展。三是关注内部控制是否健全,促进提高山东援建管理水平。审计组建议省援疆指挥部定期组织专门力量对援疆项目概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开展跟踪检查;加强内部财务培训,举办了援疆项目财务管理培训班,有效加强了内部控制。省、市指挥部在审计机关的帮助下建立健全有关制度8项,进一步提高了山东援建管理水平等。

    做到“四个及时”,提高审计的时效性。审计机关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的工作原则,在跟踪审计中突出一个“快”字,做到“四个及时”,确保审计时效。一是及时介入,跟踪审计与援疆项目建设同步开展。二是及时调度,先后4次召开援疆审计工作调度会,建立援疆审计月报制度。三是及时纠正,发现管理不完善、不规范之处,及时向对口支援市援疆指挥部或受援县相关部门通报并提出改进意见,纠正苗头性问题,化解风险隐患。四是及时建议整改,共出具《跟踪审计意见单》17份,提出审计建议24条,已被采纳19条。针对援建项目建材价格上涨、供电紧张等状况,省审计厅及时向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领导小组和审计署提出对策建议,促进了援建环境的改善。

    抓住“五大环节”,提高审计的效益性。在跟踪审计中,审计机关抓住招标投标、合同管理、设计变更、工程签证、材料采购五个影响项目造价的关键环节,从审核程序合规入手,在加大真实性、合法性审查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关注效益性,促进降低成本,有效控制投资。济宁市审计局针对受援地建材信息少的情况,建立材料询价比价制度,审计人员会同市指挥部、监理和施工单位代表深入周边建材市场调查、多方咨询,促进合理定价,减少水分。泰安市审计局在乡镇提升改造工程审计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帮助市指挥部优化土方换填方案,减少外购土3000立方米,仅此一项就节约投资5万余元。(郭晓永)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