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县之变——审计署京津冀办再赴蠡县调查侧记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5日】
【来源:审计署京津冀办】
字号:【大】 【中】 【小】
    
    2010年12月,《中国审计报》以《蠡县之痛——从京津冀特派办一项审计调查反思污染治理反弹原因》一文,全面报道了河北省蠡县制革业污染情况。此前的2010年6月下旬至7月底,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对蠡县制革业污染情况开展了专题调查。事隔近三年时间,蠡县制革业的现状如何?污染是否继续存在?老百姓是否继续怨声载道?带着这些疑问,京津冀特派办的审计人员又赴蠡县留史镇,进行了调查。

    故地重访  旧貌换新颜

    4月份的华北大地,春意盎然,一片生机。从天津赶往蠡县路上,我们听当年参加过专题调查的同志讲述着当年“蠡县审计的故事”,听他们描述蠡县当时的环境,自然很迫切地想知道现在的蠡县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心里也有些忐忑和不安。

    我们乘坐的车子进入蠡县境内,同行的原参与该项目的审计人员惊叹,“蠡县变化真大!原来马路边随处可见乱堆乱放的皮革加工碎料、装化工原料的塑料桶,现在都看不到了。”我们心里感到了些许的欣慰。车子径直开往留史镇,通过暗访朱佐、王家营等几个皮革生产大村,村里的制革企业或者关停,或者转行从事原皮的贩卖,或者迁往配套设施完善的辛集市皮革产业园区。从当地群众口中得知,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当地政府动了真格,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制革企业进行了“严打”,从以前单一的罚款变为断水、断电乃至强令关停。经过两年多的治理,原来那些制革企业已逐渐销声匿迹。

    原来蠡县有近百个污水坑,是众多小制革企业的“排污池”,位于白洋淀上游的潴泷河也成了部分小制革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的排污河。这些污水坑和潴泷河曾经是当地群众的心头之痛,整个留史镇及周边乡镇的上空都飘散着令人窒息的气味,正是来源于这些污水。现在我们发现,原来的污水坑或被填平,或面积明显减小,或水质有所好转。在王家营村的一个坑边,令人惊奇的发现几个垂钓者!当我们好奇的和这些钓鱼人攀谈时,他们谈到,现在没有制革企业往里面排污了,里面都是收集的雨水,鱼可以存活了。

    和两年多前相比,潴泷河也是另一番景象。在留史镇污水处理厂厂区前面的那段河道,已被推平整治,原来的污水河已不复存在。“地下埋上了管道,水都从管道里走了”,当地的百姓如是说。潴泷河南岸的西莲口村,曾经饱受潴泷河污水散发臭味之害。如今,“几年前国家审计署来查过以后,政府就开始治理潴泷河,现在一点气味都闻不到了,我们可高兴了”,老百姓的赞许溢于言表。

    转变观念  科学发展谋新路

    制革业是蠡县的传统产业,虽然以前曾经数次整治,但由于政府决心不大、力度不强,绝大多数企业仍然处于手工作坊式生产,生产工艺落后,偷排、乱排污水情况非常普遍。从蠡县领导在不同场合的讲话可以看出,该县对制革业是既爱又恨,难以割舍。爱,是因为制革业是该县能够叫得最响的一张名片,曾经是蠡县的骄傲;恨,是因为制革业所带来的污染是该县领导和群众最头痛的事情,是“蠡县的耻辱”,形成了“老板发财、百姓遭殃、政府买单”的局面。

    京津冀特派办的专题调查报告经各级领导批示后,由农业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原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组成工作组帮助蠡县工作,在蠡县引起了强烈反响,也促使蠡县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要让制革业彻底退出。或许从那时起,蠡县真正认识到发展经济不能只盯着传统产业,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新的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能再走高耗能、高污染的老路。蠡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力度,本着为当代人及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对制革企业进行了以彻底取消为目的的综合整治,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活动,决心之大、力度之强,前所未有。

    多数制革企业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思想观念有了根本转变,认识到“企业消灭不了污染,污染就将消灭企业”,能够按照地方政府的要求,拆除设施,关停企业。

    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和观念的转变也许是破解蠡县制革业污染治理难题的出路。

     重拳出击  产业转型见成效

    据蠡县提供的资料,2010年下半年以来,该县县委、县政府共出台16项文件规定,召开现场会和调度会近30次,开展取消坑储污水等专项行动多次,强力推进制革业污染治理和产业转型。截至2013年4月,共查处违法违规企业43家,淘汰落后产能59家,取缔小制革污染户近150家,拆除转鼓1363个,拆除简易生产车间61处,封停企业自备井76眼,全县原有的11家制革企业、142个制革车间已全部关停,制革业基本实现了整个行业退出,基本消除了制革企业违法排污以及皮革碎料加工成蛋白、鸡饲料、水胶和油脂的源头。全县89个污水坑大部分得到了有效处理,实现了回填复耕。潴泷河生态治理工程正在开展,已回抽处理污水120万立方米,整修、治理河道4.5公里,并在河道中心修建了排水渠,有效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消除了臭味,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曾经被审计人员发现偷排污水的留史镇污水处理厂,2011年至2012年,共投入1200万元财政资金,改造了细格栅和调节池,新建了沉淀池和加药混凝装置,彻底拆除了偷排管道,优化了进水和排水管网,由处理制革污水改为处理生活污水。蠡县在财政状况比较紧张的情况下,2011年、2012年,共投入环境保护资金3876万元和5125万元,分别占当年一般预算支出的3.8%和4%,实属不易。

    与此同时,产业转型和优化布局也在加快进行。蠡县出台政策,对入驻县经济开发区的环保节能型项目、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进行扶持和优惠,推动企业转型。原来规模最大的一家制革企业成功转型,在蠡县经济开发区投资14亿元建设单晶硅太阳能项目,彻底退出了制革行业。随着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经济开发区的落户,该县的经济也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2011年、2012年,该县地方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2%和11.8%,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5.7%和21.5%。

    蠡县对制革企业的取缔并没有对该县的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反而成就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就是所谓的“不破不立”。

    作风转变  履职能力得提升

    两年多前,京津冀特派办反映了该县环保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目前,蠡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环保系统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强化队伍建设,有效保障和提高了环保队伍履行职责的能力。2010年下半年以来,县环保局已清理离岗40余人,多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严格的管理带来履行职责能力的提升,县环保局派出的驻厂监督员对企业的污染治理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排污费的收缴力度也逐步加大,近三年做到了应收尽收。

    也许,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还不是全部,但这改变不了“蠡县之变”的事实。审计人员为此感到由衷的欣慰。如果能用40多天审计的辛劳换来蠡县的良好环境,给当地群众带来清新空气,当时的苦和累都显得那么不值得一提。蠡县县长李自贤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语更是让我们感动,“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就是蠡县的恩人,如果没有那次审计,蠡县可能永远摆脱不了制革业的束缚,很多干部会因污染而倒下”。

    “恩人”之说我们承受不起,但仔细一想,这不正是刘家义审计长一直强调的国家审计应当发挥的“免疫系统”功能吗?这不正是审计促进地方政府治理污染、完善国家治理的典型事例吗?

    愿生活在72万亩耕地上的52万蠡县人留给子孙后代的是碧水、蓝天和净土。(李盛凯 韩云翔 杨占友 闫宗乐)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