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 跨越发展 湖北内部审计工作谱写新华章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7日】
【来源:湖北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湖北省内部审计工作坚持以“两个转型”为主线,大力倡导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导向内部审计理念,不断完善制度机制与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能力建设,推动了全省内部审计工作向纵深发展,较好地发挥了内部审计增加效益、服务管理的积极作用。

    目前,湖北省共建立了4007个内部审计机构,内审从业人员达10218人;内部审计转型理念深入人心,内审业务逐步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发展到不同的领域;内部审计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建立各项内审制度规定12800项,内审转型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内部审计职业化进程加快,5年里1800多名内部审计人员通过了岗位资格考试,近千人取得CIA资格;内部审计协会工作活力进一步增强,116个团体会员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联系更加紧密,内审机构的转型从点迅速延伸到线、到面。

    这几年,湖北内部审计工作成绩赢得了多项表彰和荣誉。省内部审计协会多次获得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发的“全国内部审计协会先进单位”、“内部审计理论研究组织奖单位”“《中国内部审计》通联宣传先进单位”等表彰,多次被省民政厅和省社科联授予“湖北省优秀社团”等荣誉称号,2013年又被中内部审计协会树为“向全国内部审计协会组织推荐学习的典型”。在湖北,涌现出了一批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的先进单位,其中中铁大桥局、武钢、武船等企业被授予“全国内部审计领军企业”称号。

    理念引路――定位转型与发展

    传统的内部审计注重于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审计,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内审理念观念落后、范围狭窄、方式方法落后的局限越发突出。2008年起,湖北省内部审计协会顺应发展趋势,对全省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要促进内部审计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转型与发展”的工作目标,推动内部审计各环节的变化:内部审计的本质从检查系统向控制系统转变;内部审计从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内部审计职能由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内部审计目标从查错纠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转变;内部审计方式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转变。

    理念引路,关键在将理念内化于心,着力念好“三字经”。一是念好“学”字经,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转型”理论和实践知识培训,交流推广开展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导向审计的作法和经验,使新的审计理念在内审人员心中逐渐树立并巩固。二是念好“研”字经,充分调查研究,通过走访、问卷、调研、座谈等形式,先后组织了全省内部审计发展状况普查、行政部门、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情况调查。调查中发现,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壮大,必须把内部审计工作作为管理监控的支撑,向以风险为导向、内部控制为主线、以增值为目的转型。三是念好“导”字经,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开展“双先表彰”“国企扬帆内审护航”活动,树立典型引路带动内审普遍转型。

    思路一变天地宽。理念的转变有效推动了内部审计业务的深化发展。当前,湖北省内部审计业务已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发展到经营管理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管理审计、风险控制审计等各个领域,为部门单位领导决策,加强财务管理、健全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目标价值,促进廉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中铁大桥局,率先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提升了审计监督和服务水平, 2011年至今,该局累计开展各项内部审计业务348项,提出审计意见与建议926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4亿多元,实现增收节支1.2亿元。被评为“国有内部审计领军企业”的武船重工,形成了具有武船特色内部审计管理审计新模式,2年多通过风险导向审计发现各项风险点65个,促进公司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46个,促进增收节支达上千万元。在典型企业的示范下,中小企业纷纷效仿,在公司治理、完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中陆续迈出探索的步伐。
    
    制度配套――有序转型的保障

    转型意味着探索,意味着突破。要适应内部审计转型发展的需要,又能为其提供指引与保障,加强制度建设是保障。对此,湖北省内部审计协会从组织、规章、执行三方面发力。

    ――建立科学的组织制度。湖北省内部审计协会通过不断增强力,努力发展新会员,基本形成了以行业系统和地方条块结合、省内审协会和行业分会及会员单位上下联动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4007个内部审计机构中,专职内审机构1959个,专职内审人员5188人;成立了武钢集团、东汽集团、江汉油田、省电力公司、省农行、省建行、省电信等13个行业分会;17个市、州、直管市全部建立了内部审计协会组织,县级内部审计协会增加到21个。组织体系的完善,为全省内部审计的转型发展构建了一个协调有方、指导有力、沟通有效的平台。

    ――坚持抓好法规配套。全省建立了与内部审计法规和内部审计准则相衔接配套的内部审计制度规范,包括内部控制、内部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合同审计、工程项目审计等方面的制度、办法和规范12800多项;完善了全省内部审计机构管理、工作统计、工作情况报告、档案管理等制度;修订了《湖北省内审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制度的健全使内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也提高了转型升级的效率。2011年,全省完成各类审计项目20671个,增收节支1.60亿元;2012年完成各类审计项目30617个,工作量比上年增加48.11%,增收节支4.75亿元,增效1.98倍;2013年完成各类审计项目274950个,同比增长近8倍,增收节支达19.92亿元,同比增长3.19倍。

    ――增强制度执行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近几年,省内审协会采取调研座谈、办班培训、组织交流等方式,推动各分会、各会员单位依法审计,广大内审人员全面了解法律法规,系统掌握内部审计准则规范,正确把握具体操作应用,全省内部审计质量不断提高。2012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组织专家对中铁大桥局的内部审计质量进行外部评估,打出92分的高分,该企业成为全国首个内部审计质量通过外部评估达标的单位。

    队伍建设――转型固本强基之策

    内部审计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内审工作转型升级的进程与效果。湖北省内部审计协会深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他们积极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把内部审计协会建设成为一个教育培训的学校,一个理论提升的讲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不断推进内部审计的职业化建设,为内审工作实现成功转型建立扎实的人力基础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抓培训。他们针对转型主题,邀请审计厅领导、大学教授、企业专家等讲课,举办“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培训,800人次参加了学习;持续抓好内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举办“内部控制制度及评审”、“内部审计准则及审计实务指南”、“经济责任审计”、“现代内部控制审计理论与实务”等培训班24期,培训人员1200多人次。五年里,共有1800多名内部审计人员通过了岗位资格考试,培养了一批熟悉和掌握国际内部审计先进理念和实务操作技术,适应国际内部审计工作的专门人才。

    创论坛。他们采取专家研究和群众研讨相结合、研讨单位和专项课题组相结合等形式,开展自下而上的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几年来,组织了 “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在风险控制管理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等7个课题的研讨,提交研讨论文365篇,其中48篇在中内部审计协会获奖。研讨活动为内部审计的转型升级奠定了理论基础,更具前瞻性、指导性。

    搭平台。他们在连接上下功夫,及时传达国家对内部审计转型升级的要求,主动反馈内审机构的需求,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丰富交流载体,努力办好《湖北内部审计》杂志,对刊物进行扩容改版,扩大了内部审计信息宣传覆盖面;加强湖北内审网建设,增加了咨询、解疑等服务内容;发行《中国内部审计》刊物;组织了球赛、书画摄影展等联谊活动。通过这些渠道或平台,很多关于内部审计转型中的问题得到共同解决,意见与建议得到互相借鉴与采纳,而会员之间的凝聚力也进一步增强。

    全面深化改革为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增添了新的动力。在服务国家治理、推进企业现代化的道路上,湖北内部审计工作还任重而道远。这一路,湖北省内部审计协会必然且行且担当,再谱新华章。(刘明亮  李春艳)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