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结果表明: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亮点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7日】
【来源:福建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去年上半年,福建省审计厅对全省2013年现代农业发展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结果显示,福建省省委、省政府全面决策部署,全省上下一盘棋,结合实际,发挥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多措并举,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搭建多样化创业园平台,打造现代农业的新增长点,积极推进农业改革创新,激发农业发展活力,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成效明显。

2013年9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福建每年安排省级以上财政专项资金3.5亿元,将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等8个方面推进福建现代农业发展,并提出了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此后,全省各县(市)积极对接发展现代农业政策,全力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上新台阶。

去年五月至七月,福建省审计厅重点审计调查了仙游、福清、漳浦、长汀、福安、尤溪、武夷山等7个县市,重点审计省级财政资金扶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设施农业和现代茶叶等三个方面。审计结果表明,2013年福建省投入现代农业项目建设资金9.067亿,涉及农业示范园区、设施农业、种业引进与研发创新、现代油茶、竹业、茶叶等各领域。2013年以来,福建各县(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分别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坚持“政府规划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广泛参与”的原则,发挥地区农业生产优势,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的新亮点与增长点,稳步推进农业重点改革,激发和增强农业发展的活力,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亮点纷呈:

首先,搭建多样化创业园平台,打造现代农业新增长点。全省建成一批工厂化栽培食用菌、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聚集区,现有5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6个台湾农民创业园、9个福建农民创业园和64个福建农民示范基地,覆盖了全省所有涉农县(市、区)。福清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全国首批21个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之一。创业园主导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重要示范。

其次,积极推进农业改革创新,激发农业发展活力。建立了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创新模式,支持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提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水平,全省所有乡镇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69个涉农县(市、区)成立了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截止2014年6月,全省土地流转数409.3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26.8%;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培养壮大龙头企业,2014年,福建省国家级、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28家,福建省新增107家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公布了福建首批895家农民合作社规范省级名录;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启动实施了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同时,对农民开展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生产技能培训。

第三,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增效增收效益明显提升。设施农业融合温室建造、专用品种、栽培技术、无土基质、水肥一体、智能操控等科技技术提升,增效增收效果明显。据省农业厅提供绩效考评结果显示,采用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每亩效益可达3万元,比一般大田栽培提高6倍以上;采用智能温室栽培金线莲、铁皮石斛等特色中草药,每亩效益可达10万元,比一般大田作物提高20倍以上。目前,设施蔬果产业初步聚集,全省千亩以上规模的设施蔬果基地近50个。

审计调查还表明,调查所涉及的7个县(市)充分发挥各自区域特色农业优势,逐步形成差异化发展模式,推进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武夷山市发挥生态品牌优势,重点培育茶叶、蔬菜、食品加工、休闲观光旅游等现代农业产业;仙游县设施蔬菜基地3500亩,建设水平全省领先,建成蔬菜无土栽培(基质、水培)基地500多亩、太阳能利用基地40多亩;福安市赛岐镇象环村建成集中连片2000多亩的设施大棚,全村葡萄、杨梅等作物95%实现设施化;尤溪县的食用菌产业逐步由分散型、作坊型向规模化和工厂化转变;漳浦县率先实行承包经营土地抵押贷款和农业设施抵押贷款新政,努力解决农户、企业贷款难;福清市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长汀县为290个行政村配备了土地流转信息员,建立土地流转台账和网上信息中心发布平台,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规范管理服务。(郑晓冲、陈悦)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