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百花放云岭——云南审计系统开展“全国文明单位”争创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0日】
【来源:云南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春到云岭,百花竞放。在今年2月底结束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上,云南省昭通市审计局、红河州审计局、保山市审计局3个单位喜获“全国文明单位”殊荣,加上原有的云南省审计厅、大理州审计局、楚雄州审计局3个单位,云南审计系统的“全国文明单位”已达6个。

这是云南审计系统持续深化文明创建的结果,也是多年来云南审计人坚持不懈抓精神文明建设,用辛勤的汗水、默默地耕耘,在云岭大地浇灌和培育出审计文明之花的又一见证。

近年来,云南审计系统坚持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向深度拓展、向广度延伸,持之以恒,真抓实干,强力推进,文明之花朵朵绽放、硕果累累。截至目前,云南审计系统连续两届6年保持了“云南省文明行业”的荣誉称号,全省146个审计机关全部建成各级文明单位,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64个,州(市)级68个,县(市、区)级8个。

以深化文明行业创建工作为“龙头”,来引领和推动全省审计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

总体思路上,云南省审计厅统揽全局,坚持全省‘一盘棋’抓文明行业创建工作,提出了“领导重视、凝心聚力,提高标准、查缺补漏,把握重点、突出特色,创新载体、丰富内涵,持续争创,巩固提高”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目标,每年梳理分析全省审计机关创建工作情况,统筹规划和部署,及时下发指导性意见,并通过召开1次年度全省审计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会,统一思想认识,厘清工作思路,总结交流创建工作经验。

具体方法上,由省审计厅牵头,成立了云南省审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指导监督;同时分省厅、州(市)和县(市)区三级审计机关,层层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基层审计机关文明创建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单位“一把手”责任制,并结合贯彻落实《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试行)》等,从提高创建指标体系和工作标准入手,先后制定下发并修订完善了一系列制度规定。

推动落实上,一方面着手分类推进。结合各级文明单位届期申报和复查工作,对全省审计机关文明创建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分析,按照全国、省级和州(市)级三个层次文明单位创建标准,将符合条件、积极性高、创建基础牢、工作成效明显的单位列为重点争创对象,下达创建工作“硬指标”,由省审计厅和州(市)审计局分级负责,协调各级文明办,具体组织开展争创工作。2014年,省审计厅及时召开“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座谈会,组织已建成和正在申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审计机关进行汇报和交流,并邀请省文明办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为争创工作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着眼工作规范,省审计厅利用全省视频会商系统,3次邀请省文明办的领导对新的指标体系、创建内容和考核标准进行专业辅导和培训;分别召开了全省审计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和创先争优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还组织厅机关和州(市)审计局的分管领导先后到内蒙古、山西、黑龙江审计机关学习考察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再一方面,强化督促指导。2012年以来,省审计厅由厅领导带队3次组成专项检查组,深入到全省16个州(市)和60多个县级审计机关,对系统文明创建工作开展经常性检查指导和具体帮带,进一步增强了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狠抓基础性工作落实为“龙骨”,来丰富和支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创建过程中,云南审计系统注重打基础利长远,在探索中寻找到“五结合五推动”工作支点,在落实中彰显出抓文明创建促审计创新的新成效。一是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推动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践行“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精神,省审计厅以道德建设为抓手,开设全省审计机关“道德讲堂”,先后举办6期全省审计机关“道德讲堂”视频宣讲活动。大理州审计局开展了进农村、社区、党校、红色教育基地和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反面典型教育“四进一警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保山市审计局以“做文明有礼的审计人”为主题,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

二是与队伍建设结合,推动高素质人才培养。依托文明行业创建载体,云南审计机关先后实施了“云审一期、二期工程”,落实人才兴审、人才强审目标。省审计厅与云南大学、南京审计学院、云南财经大学等3所院校建立合作培养平台,建立了3所院校合作培养平台,每年投入干部教育培训的经费达500万元,培训全省审计干部9543人(次),仅省审计厅机关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达到了64%。昭通市、红河州审计机关以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为契机,积极争取资金和政策,在完成州(市)本级办公标准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升级改造的同时,从增设机构增加编制、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提升审计人员业务水平、改善办公条件入手,推动20个县(区)级审计局全面建设,实现了人员素质和区域审计工作跨越发展。

三是与严肃纪律结合,推动机关作风建设。云南审计机关始终把严格执行“八不准”审计纪律作为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的品牌和形象来精心维护,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为主线,从严治理审计队伍。2013年,在省审计厅的协调和推动下,全省146个审计机关全部实现了执行“八不准”审计纪律的经费保障,确保了经费独立和审计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面对各种利益诱惑和说情之风,云南审计机关始终坚持自上而下,转作风、树形象,层层顶住压力,一查到底,敢于担当,勇于揭示矛盾和问题。2012年至今,全省审计机关共发布审计结果公告15178篇,得到了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支持,获得了民众的关注和信任,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四是与文化强审结合,推动文明向上团体氛围。云南审计机关坚持用审计行业文化教育人、熏陶人和塑造人,提炼出“审为国家、计益人民”的价值理念,推动形成了共产党员“四个在前”、审计机关“五种作风”的良好风尚。全省146个审计机关率先在全国审计系统建成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审计文化书屋”,并通过举办全省审计机关读书征文、篮球运动会、书画摄影展览、职工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审计文化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

五是与完成审计任务结合,推动了审计理念的创新,促进了审计质量的提升。面对新形势下审计工作要求高、任务重、人员少的矛盾,云南审计人迎难而上,在年度审计计划“负重率”排名全国第四的情况下,仍然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有效发挥了审计服务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功能、公共财政“卫士”和反腐“尖兵”、“利剑”作用。自2011年至今,全省共审计了42626个单位,查出违规问题金额578.69亿元,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492.71亿元,审计后移送司法、纪检监察及有关部门处理759件,涉及573人,涉及金额139.57亿元,为确保云南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发挥文明单位示范作用为“龙尾”,来带动和传播审计文明风尚

云南审计系统注重内强文明素质,外树文明单位形象,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一是在落实“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文明创建活动中始终当先锋、做表率、走前头。省审计厅积极开展扶贫帮困工作,近10年来为挂钩帮扶的3个乡镇,协调落实项目57个,资金5535.5万元,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经济发展的落后面貌。大理州、楚雄州、红河州、保山市审计局建立注册了志愿者队伍,广泛深入开展社区帮扶、生活救助、环保节约、扶贫帮困、生态环境建设、心理疏导、医疗保健和法律援助等一系列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昭通市审计局面对鲁甸“803”地震,及时启动审计应急预案,在组织力量开展救灾物资跟踪审计的同时,动员干部职工和家属积极参与抗震救灾,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审计赞歌。

二是在传播审计行业文明风尚中发挥引领作用。云南省审计厅先后3次在省文明委和省文明办召开的专题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推广审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做法,得到与会者的普遍认可,省直机关和中央驻昆一些单位多次到审计厅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大理州审计局作为连续三届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的“老典型”,多年来一直向省内外兄弟单位介绍文明创建工作经验、分享文明创建成果,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传播文明。此外,省审计厅和大理州、楚雄州审计局还将文明创建工作审计创新发展主题紧密结合,制作拍摄了一系列反映云南审计发展进步的专题片在各级电视台展播,既提升了审计影响力,又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在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懈追求中,云南审计系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实现“中国梦”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年初视察云南时提出了“五个着力”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大云南审计人清醒地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文明创建大道正长。云南审计人将秉承传统,继往开来,阔步迈进,用新的更大的工作成果,让文明之花在云岭大地上绽放更多更美的花朵,把“中国梦”云南篇章装点得更加灿烂辉煌!(张倩倩)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