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马拉松,跑出人生的精彩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04日】
【来源:中国审计报】
字号:【大】 【中】 【小】

417日上午,2016北京国际长跑节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首次升级为半程马拉松的比赛吸引了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万名跑友。

60年的赛事棒棒哒!一路风轻云淡,人潮涌动,全程下来轻松畅快。”正在审计署办公厅交流的京津冀特派办审计人朱雅姗也参加了这次比赛,赛后她在朋友圈发出这样的感慨。

从尝试到信仰

朱雅姗算是审计署里小有名气的“跑马人”。在她的带动下,不少同事也加入了跑马的队伍。

说起跑步的初衷,朱雅姗回忆:“当时由于经常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导致内分泌失调,身体虚胖,血糖不正常,经常失眠,出现比较严重的心脏早搏,为了把身体调理好,遵医嘱开始每天跑步。”

没想到,这一跑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当养成习惯后,发现跑步能很好地调节心情,锻炼人的意志品质,于是从最初的800米开始不断加量。”朱雅姗说。

平时,一有空闲时间,朱雅姗就会和她最亲密的跑友——她的丈夫——一起跑步,“老公不在家的时候就带上我的狗狗一起跑”。“2016年计划跑遍京城十大跑步胜地。”朱雅姗信心满满。

201410月,北京马拉松赛举行,内心向往的朱雅姗跑了一次“半马”(半程马拉松)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参加一次真正的马拉松!

很快,这个机会就来了,朱雅姗和丈夫一同报名参加了2015531日的秦皇岛国际马拉松赛。

比赛前夕,朱雅姗正在参与河北省长经济责任的审计项目,担任地方金融板块组长,工作非常繁忙,“比赛前连续两天加班到凌晨3点”。尽快如此,朱雅姗对这次马拉松赛的热情却丝毫没有被打消。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朱雅姗在比赛的前一天下午辗转到达秦皇岛。

这样的状况能顺利跑完全程吗?朱雅姗心中泛出一丝疑虑。

“砰”的一声枪响了,比赛开始了。

身着五颜六色明艳服装的参赛者,头顶盘旋的CCTV直播飞机,都让第一次参赛的朱雅姗异常兴奋。朱雅姗和丈夫一边相互鼓励,一边调整节奏。虽然耗时5个多小时,但最终,他们夫妻二人携手通过终点,顺利完成比赛。这次经历也让朱雅姗“从此深深爱上这项运动”。

跑马后,朱雅姗不仅各项身体指标都正常了,还变得更加有活力了。同事们笑称,她工作时“永远像打了鸡血一样,活力充沛”。

“马拉松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信仰。每天即使再百无聊赖,只要一跑步,就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心情也跟着豁达起来。”朱雅姗感慨。

不停歇的独行之路

2015104日上午,在老家度假的审计署驻西安特派办的审计人员章刚,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个“半马”。

这次“半马”有点特殊,是一次一个人的比赛。章刚没有加入任何队伍,周围也没有任何人的陪伴和见证,而是一个人在手机软件的指导下跑完的。

“原本是计划像往常一样跑10公里的,但是10公里跑完后,仍觉得意犹未尽,就打算再跑2公里或3公里,没成想坚持跑完了21.10公里。”回忆起这次“半马”经历,章刚有点不好意思,反复强调自己只是爱好,跑着玩玩的。

章刚原本只是喜欢跑步,有段时间因为忙于工作还搁置了这一爱好。但体重、血脂等指标的超标,让他在20157月痛定思痛,重新开跑,并往跑马拉松的目标上努力。

“跑了一段时间,体重就蹭蹭蹭地往下掉。”章刚说起跑步的成果来满是骄傲,“这段时间的体检结果显示,伴随他七八年之久的脂肪肝彻底消失了。”

章刚在跑步中收获的远远不止这些,总是喜欢一个人跑步的他,将跑步作为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一点都不觉得独行是件孤独的事,反而乐在其中。

村上春树说:“希望一个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地存于心中……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便可。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章刚深以为然。

“生活太嘈杂,我很享受跑步时独处的时光。跑步时是冥想、自省最好的时间。”章刚说。

“你还会跑下去吗?”

“会。”

“跑到什么时候呢?”

“直到跑不动。”

风、城市和灵魂

翻看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办彭勇的微信朋友圈,里面有大量的跑步打卡记录以及转载的跑步相关报道。

没错,有5年跑龄的彭勇也是一位“跑马人”。

虽然开始跑马的时间并不长,但彭勇已经感觉到自己“有点上瘾了”。他现在给自己的目标是:每年至少跑一场马拉松。

让彭勇最难忘的是2014年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那也是他第一次跑马拉松。20141019日,彭勇和3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跑马爱好者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比赛开始前有一项唱国歌的仪式,庄严的乐声奏响,3万人的声音在天安门广场回荡,“我感觉自己受到了一次精神洗礼,那种情形回想起来依然让人心潮澎湃。”谈及此事,彭勇难掩兴奋。

除了正式的马拉松比赛,彭勇更多的时间是花在平时的训练中。

作为一名经常出差的审计人,彭勇在不同的城市都跑过。“我跑过的地方在我的跑友中间是最多的。”这是彭勇最骄傲的地方。

因为跑的地方多,彭勇慢慢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一个新地方,都会先看地图,观察附近有没有适合跑步的路线。久而久之,他摸索出一条找跑步路线的经验:先找有水的地方,河流、湖泊周边往往是最适合跑步的,其次是找公园和学校,校园里的操场可作备选。如果都没有,那无奈之选是跑马路。

参加审计工作几年来,大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小到不知名的县城乡镇,彭勇在许多不同的地方体验过跑步的乐趣,也因此感受了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

“在大连的滨海路跑步的那种心旷神怡,在杭州西湖岸边跑步时领略的江南美景如画,绕着西安古城跑步时感受到的厚重历史,在兰州黄河边夜跑时耳边吹过的来自母亲河的清风,跑步吸引我不断用自己的脚步去感受自然,感受不同的城市性格,这也正是跑步的乐趣所在。”彭勇说。

对于彭勇来说,“马拉松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所体现的人类挑战极限、坚韧顽强、永不放弃的精神。”轮椅上的马拉松跑者,在跑友引导下前进的盲人,白发苍苍的老者……这些人所展现的马拉松精神直击灵魂深处,也成为激励他不断奔跑的动力。

“马拉松赛场上没有对手,唯一的对手就是自己,马拉松比赛没有输家,所有在赛道上奔跑者都是胜利者。”彭勇深有感触。

不疯魔不成活

如果说,彭勇对跑马是上瘾,那李金堂绝对称得上是痴迷了。

现年52岁的李金堂是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审计局的一名干部,从1995年开始,他就跟跑步结缘了。但真正让他下定决心跑马拉松,却是2010年的事了。当年3月,他因高血压导致了昏厥。经诊断,主要原因是体重超标。为了健康,李金堂决心“加大跑量,耗掉多余脂肪”。

2012年冬至的第二天,冒着冬日清晨的寒气,李金堂从老家出门,准备坐车返回县城。等待许久,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李金堂寻思着:“自己经常在县城街道跑步锻炼,不如边跑边等车热身。”

这一跑就没收住,感觉不错的李金堂打定主意,“咬咬牙坚持不坐车跑着回县城”。于是,他就这样冒着大雪,踩着冰路一路奔跑,几个小时后,终于跑回了县城。

当这个衣服全都湿透、汗水在脸上结了冰、几缕头发也变成霜白的男人打开家门的那一瞬间,家人都大吃了一惊。连远在四川雅安上学的女儿也听闻了老爸的“壮举”。

女儿直接问:“爸,你好着吗?”

“爸不好了,疯了!”李金堂答。

从此,李金堂“像着了魔似地迷上了跑步”。他暗暗地给自己定闹铃,寻路线,量路程,加量提速地吃苦训练。

厦门、兰州、北京、重庆、兰州、贵州六盘水,李金堂在2014年、2015年接连参加了六个全程马拉松赛,最好成绩达到3小时3545秒。

对李金堂来说,这些“仅仅只是开始”,他的目标是在有生之年跑完100场马拉松!

为了这个目标,李金堂进行了大量的训练。除了每天十几公里的跑步量,他还要在广场蹬腿器、摇腿器、拉腰器上分别做700次、800次、900次的运动。

对现在的李金堂来说,“跑步就像每天的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不跑不舒服”。因为在他心中,“跑步是灵与肉的最佳融合,是意志和体能的反复较量,身体疲惫之时灵魂驱使你更快、更强、更远!”

                   朱雅姗                                    彭勇                                  李金堂

文/黄雯瑜 (王晓静对此文亦有贡献)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