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审计整改、关注灾后重建……关注本期审计动态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6日】
【来源:相关审计机关】
字号:【大】 【中】 【小】

部署审计整改工作

北京市召开全市审计整改工作专题部署会,全面部署2022年度中央及市级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要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上来,从讲政治的高度强化思想认识和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以首善标准全力做好审计整改工作,把审计整改的实际成效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有力有效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统筹整改任务,压紧压实整改责任,细化整改措施,做到逐项对照、坚决整改。主管部门、牵头部门要主动做好统筹谋划,加强协同联动,抓好从整体谋划到分解落实的全过程,必要时提请市政府进行专项调度。健全完善政府对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机制、审计结果运用机制及审计整改约谈和责任追究机制。以此次审计整改为契机,切实树立起过“紧日子”的思想,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质量效益,增强会花钱、能干事的本领,提升国有资产经营效益和监管效能。

开展洪涝灾后重建资金跟踪审计

河北省审计厅成立2023年洪涝灾后重建资金跟踪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开展审计。按照统一组织、分级实施、阶段性推进原则,动态掌握全省灾后重建资金底数,对全省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使用和绩效情况,以及重点防洪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本次跟踪审计的对象是石家庄等受灾市县,管理使用灾后重建资金、实施灾后重建项目的各级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审计的资金范围,是纳入省灾后重建领导小组资金监管组统计的各级各类抢险救灾、灾后重建资金,沿着资金流向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纳入本次跟踪审计范围。审计工作从即日起至2024年6月底,采取日常跟踪与定期集中审计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年底前以项目为单位出具年度跟踪审计报告。

开展财政决算审计

浙江省召开财政决算审计工作审前培训会。全省各级审计机关按照全省财政审计“一盘棋”理念,围绕各级财政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聚集财政收支审计主责主业,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此次审计将围绕财政可持续和债务风险可控,突出重大财政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财政收入真实性和完整性情况、重大资金使用及绩效情况、财政国资运行及债务风险管理情况、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管理情况等五方面重点内容;设置财政收入真实性、人才经费管理使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专项债券项目运营、国有企业债券管理风险等五个专题,对湖州市1个设区市、杭州市滨江区等15个县同步开展,计划将在12月形成全省决算审计综合报告。

关注文化惠民政策落实情况

武汉市审计局在民生实事办理情况专项审计中,重点关注文化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关注文化惠民活动开展情况,主要包含各个板块有无制定可行性强、操作性强、指导性强的实施方案,是否设置科学合理考核指标,是否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是否有明确的奖补标准和依据,是否对活动完成情况进行统计梳理,有无整理活动台账资料等。关注文化惠民活动推进效果,主要包含是否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有序开展,活动受众面、活动场次、活动成效有无达到实施方案要求,旅游惠民券的投放和核销工作是否按照时间节点开展,是否起到激发旅游消费潜力带动关联消费的作用,是否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的宣传报道,是否达到提升文化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效果。关注文化惠民资金使用情况,重点关注文化惠民活动财政资金拨付情况、资金来源渠道和具体组成、资金到位及使用、文化惠民活动奖补发放等情况。

护航“项目突破年”专项行动

济南市委审计办印发《关于开展审计监督护航保障“项目突破年”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助推“项目突破年”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专项行动重点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扩大内需、生态建设、改革开放、区域协调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筑牢安全底线等十大领域谋划安排审计项目,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强化审计监督,精准把握重点、节奏和力度,深入揭示重大战略实施、重大政策落实、重大项目推进、重大风险防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

策划编辑:高天

责任编辑:赵方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