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审计厅扎实做好审计“两统筹”工作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9日】
【来源:河南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按照审计署关于做好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工作的要求,河南省审计厅多措并举,扎实做好“两统筹”有关工作,进一步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推进审计全覆盖,提高审计绩效。

一、科学编制计划,整合审计项目

河南省审计厅积极改进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模式,科学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推动审计项目统筹融合,努力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最大限度优化审计资源配置。一是实现“1+N”模式常态化。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预算执行审计、政府投资审计、国有企业审计等项目的平台作用,加大各领域审计项目的统筹整合力度,做到预算执行审计与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专项审计相结合,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环保审计相结合,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重点投资项目审计、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相结合。二是推动“嵌入式”模式系统化。以促进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为主线,将13个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专项,整合作为预算执行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企业审计、投资审计等项目的审计重点,贯穿全年实施,从宏观层面揭示和反映问题,提出更加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加强审计项目顶层设计。对在省级层面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结合预算执行审计,采取上下联动方式,安排适量的专项审计,增强审计监督的整体性和宏观性。

二、优化组织方式,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统筹调配审计力量。对同一被审计单位涉及不同审计内容的,从相关业务处抽调专业人员组成审计组实施审计,既减少交叉审计、重复审计,又便于在同一时间点上完整揭示被审计单位在不同领域存在的问题。对行业审计项目或“上审下”项目,采取整合市县审计力量,或由省审计厅业务骨干担任审计组长、市县审计人员参与等方式组织实施。对涉及全局性问题,在把握政策实质、吃透政策精神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全省审计机关上下联动开展重大政策跟踪等审计项目,力争在一个时段内把一个领域、行业中最突出、最关键的事项审深审透,避免四面出击、浅尝辄止,努力为党委、政府提供有总体、有分析、有典型、有建议的高质量审计成果。2019年,围绕“三大攻坚战”、全面深化改革等领域,重点安排了13个全省统一实施的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专项和4个“上下联动”审计专项,充分发挥审计推动政策措施落实的保障作用。二是发挥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作用。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督促相关单位健全内审机构,配强内审人员,逐步实现审计监督关口前移,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预警、纠偏作用。完善购买社会服务管理制度,通过公开招标、单位推荐等方式,从社会中介机构、内部审计机构选出一批经验丰富、业务能力扎实、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建立专家库,适时根据需要选择专家参与审计项目,有效整合外部审计资源,弥补专业短板。三是构建基层青年审计干部培养“阵地”。积极探索实施审计实务导师制培养锻炼基层青年审计干部,2018年首期培养锻炼基层年轻干部133名,第二期从市县审计机关和内审机构选调的109名审计人员正在接受培养锻炼。通过“以师带徒,以审代训”方式,培养锻炼人员全面参与到审计方案制定、审计项目实施、审计结论研究、审计报告撰写等全过程,既为基层审计机关培养了业务骨干,同时也较大程度地缓解了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四是大数据助力审计监督全覆盖。积极推进省市县乡在线实时联网审计系统建设。连续两年,利用联网大数据对省直一级预算单位进行了全覆盖审计。五是优化计划执行和人员动态管理。实施“双台账”月报制度,定期汇总形成《审计项目进展台账》和《培养锻炼人员动态台账》,及时掌握各审计项目进展和审计力量投入情况,并为下一阶段审计工作安排提供依据。

三、做好沟通衔接,加强成果共享

河南省审计厅高度重视与其他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在审计项目安排上,与审计署、纪检监察机关、省委巡视机构等单位保持经常性沟通对接,及时调整有冲突的审计项目,着力避免同一时期、不同部门对同一地域、同一单位、同一事项重复监督检查,减少对被审计单位的影响;在审计成果利用上,与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巡视机构、公安机关建立了协作配合机制,出台了协作配合意见和办法,加强成果和信息共享,促进相关部门高效协作配合,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推动全省审计机关审计成果共享,全省统一组织实施审计项目的审计成果,如无特别要求的,当地审计机关可以直接利用。(信焱)

责任编辑:赵方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