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以“五个强化”推进审计工作全面转型和发展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25日】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5年来,江苏省扬州市审计机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突出率先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五个强化”推进审计工作全面转型和发展,审计工作呈现突破大、亮点多的良好局面。据统计,全市审计机关共实施审计项目2120个,查处违纪违规金额41.97亿元,增加财政收入5.2亿元,1016篇次工作报告和信息被批示或采用,审计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强化审计规范化建设。5年来,扬州市委办、市政府办先后出台了市审计局起草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效益审计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形成了《扬州市领导干部(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办法(试行)》等一系列业务规范性文件;先后推行了经济责任审计部门联席会议、组织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审计等工作制度,初步健全了审计法规准则体系和业务管理体系。

    二、强化审计理念创新。全市审计机关积极推进审计理论和审计方法创新。一是实行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步提高效益审计的比重。在对环保投资项目、扬农化工集团公司等审计中,有意识地从绩效评估和效益比较的角度进行探索,效益审计结果得到多位市领导的首肯。二是实行审计与审计整改督查并重,促进审计成果转化。近两年来,通过加强审计整改工作,促进财政部门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健全了相关管理制度,企事业单位提升了内部管理水平。三是实行传统审计方法和现代审计方法并重。由传统的财税审计向大财政审计转变,由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逐步向任中经济责任审计转变;对重大建设工程的竣工决算审计向跟踪审计转变,全面提高了审计效果和效率。

    三、强化审计信息化水平提高。全市审计机关以《审计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为龙头,紧紧围绕服务于审计工作这个“中心”,在人员、设备、应用“三个基本点”上下功夫,加快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多个审计领域的应用都取得明显成效。近两年全市共有25篇计算机专家经验和AO案例被省审计厅选用,12篇计算机专家经验和AO案例被审计署选用。市审计局还有计划地分步启动联网审计,并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审计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四、强化审计建设性作用发挥。五年来,全市通过对119个预算执行单位、144个财政决算单位的审计和调查,促进完善规章制度23项,取消不合规文件6个,提出有效整改建议163条,促进了依法行政;通过对420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核减工程款4.3亿元,节约了财政资金;通过对368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加强了权力制约与监督;通过参与105家市直工业、商贸流通企业改制改革,以及107家经营型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的审计监督,减少了国有资产流失;通过配合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案件审计和查找经济案件线索,促进了反腐败斗争。

    五、强化审计队伍素质提升。5年来,全市审计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普遍推行了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双向选择、量化考核等制度,干部管理工作走向民主化、科学化,干部的政治、业务学习得到强化,审计人员素质全面提高。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市审计机关具有高级职称的审计人员18人,比五年前增加14人;通过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水平考试的有12人,为全市审计机关人员总数的5.9%;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有125人,比5年前增加72人。全市审计人员的精神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法制意识、质量意识、民本意识、大局意识普遍增强,现代审计理念逐步深入审计人心。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