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审计局积极推动审计理论创新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2日】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为贯彻落实《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审计理论研究机制,江苏省徐州市审计局确定今年为“理论研究推进年”活动,通过创新研究形式、整合研究资源、拓展交流平台,不断提高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的层次和水平。

    注重创新研究形式,提高理论研究质量。该局根据理论研究课题的不同特点,不断总结理论研究经验,创新研究形式。一是坚持审计实务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组织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带着理论问题去进行审计和思考,强化审计人员的理论研究意识,形成审计实务与理论研究的有机结合。结合审计实践,审计人员相继开展了财政资金效益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社保资金审计等理论研究,先后在审计、会计类杂志、报刊上发表相关文章126余篇,其中《社保基金信息系统审计实证分析》一文获得全国社保基金审计研讨论文二等奖。二是坚持采取集体攻关与协同攻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该局根据不同课题的特点,先后组织成立了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固定资产投资AO应用研究、审计文化建设研究等课题组进行集体攻关;邀请了环境治理、固定资产投资、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外部专家参与协同攻关,深入研究审计领域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题,如环境审计研究、投资审计研究、审计法研究等。三是坚持运用座谈、调研、评比等多形式的研究方法。定期由学会牵头,召集相关单位、部门举行座谈,确定研究方向,讨论难点问题,并深入基层机关、兄弟单位等进行调研,收集意见,学习经验。通过多种研究形式的运用,有效地增强了理论研究质量,先后组织了38项重点研究课题,参加市级以上探讨交流36篇,其中参加全国研讨交流6篇,科研成果在上级审计机关和市社科联各项评比中获奖13项。

    注重整合研究资源,夯实理论研究基础。人才是理论研究的基础保障,为打造一支审计理论研究精兵,该局注重“内部培养、外部引进”,有效整合了审计研究资源。一是建立理论研究课题招投标机制。出台了《审计理论研究课题招投标办法》,对于重大审计理论研究课题,面向全市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工作人员,审计学会理事、会员,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单位专家、学者,进行公开招投标,推动审计机关与社会科研力量的联合攻关。二是完善青年审计研究人才培养机制。为加大对后备审计研究人才的培养力度,对全市审计机关35岁以下青年审计人员发表理论研究、信息宣传文章数量和质量情况的调研,首批确定15名青年审计人员为后备理论研究人才,成立青年写作小组,对其理论研讨、宣传报道实绩进行备案,实行“优胜劣汰、滚动选择”,每年调整一次成员。三是强化审计理论研究人才激励机制。在个人绩效考核和人才选拔任用上,实行工作实绩、审计业务能力、理论研究水平“三维导向”,尤其是对科级、副科级干部的选用,要求其熟悉该业务领域理论、实践发展现状,拥有清晰的创新发展思路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2008年,该局通过竞争上岗提拔了3名科级干部,均是在审计相关报刊、杂志发表了多篇审计理论研究、宣传报道文章的青年审计研究人才。
  
    注重拓展交流平台,提升理论研究水平。该局重视广开渠道,拓展理论交流平台,加强学习交流。一是积极参与上级审计机关开展的“青年论坛”、“高层论坛”等审计理论研讨活动。2007年以来,全市共组织撰写参加省厅“青年论坛”、“学会理事(会员)论坛”、“高层论坛”文章35篇,通过评选后向江苏省审计厅报送了6篇,其中3篇在论坛会议上做了交流,受到良好反响,其中《统领审计工作之“艺术”感悟》一文以高票当选第一,并在全省首届高层论坛上宣讲。《免疫系统理论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选择》一文参加全省第二届青年审计论坛并被推荐参加全国审计系统青年论坛。二是组织开展专题研讨会、项目演示会和审计论坛等活动。结合审计工作重点,不定期召开局领导、各业务处负责人参加的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新农村五件实事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专题研讨会,总结审计工作经验,推动相关领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定期举办“效益审计”、“审计文化”以及“计算机审计经验”等论坛讲评活动,提供审计人员交流审计工作经验、展现自身素质的平台。三是组织整理、汇编历年优秀审计论文和有关文献资料。定期编辑印发《徐州市审计学会优秀审计论文汇编》,便于审计人员学习交流。(赵慧慧、刘玉娟)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