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市审计工作凸显“一条主线” 实现“四个创新”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28日】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今年以来,安徽省阜阳市审计机关在审计工作中,始终把加强对中央、省、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作为审计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三项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该局把审计工作转型和“审计创新年”活动作为今年审计工作的重头戏,实现四个创新。
    
    围绕扩大内需重点建设项目,加大投资审计力度。围绕中央、省和阜阳市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工作部署,科学安排审计项目计划,把促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决策部署的落实在项目计划中,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今年全市先后开展了对市医院大楼决算审计,沙颍河治理建设项目和资金审计、红十字河治理工程等政府重点投资项目进行审计,核减投资3060万元,审计后挽回损失1765万元,重点项目审计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对全市2007年和2008年村村通公路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中,采取从计划入手,沿着资金流向,调查资金筹集、拨付、和使用情况,走村串户,开展审计(调查),取得良好社会效益。阜阳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宋卫平对村村通公路建设项目审计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在上报的综合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
    
    围绕确保经济增长的任务目标,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受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是该市经济较为困难的一年,财政收入不确定因素较大,如何挖掘收入潜力是市委、市政府较为关心的问题,为此在今年预算执行审计中该局将税收征管中房地产、车辆运管税收征管潜力等作为审计(调查)重点,仅对房地产企业审计调查一项就为财政增收1334.67万元。
    
    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强化民生事项资金的审计。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对事关群众利益的退耕还林资金、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村低保等涉农惠农资金进行审计,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市政协法制工作委员会30多名委员莅临该局视察民生事项审计时,给予高度的评价。
    
    为确保“审计创新年”活动有序推进,该局积极创新思路和方法,实现了“四个创新”,做到了审计工作有“亮点”,转型创新有“特色”。
    
    一是创新审计理念。积极引导广大审计干部树立审计创新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鼓励审计人员自觉参与审计工作创新,并把创新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二是创新审计内容。如在世行贷款审计阜阳市子项目做到四个“率先 即,率先在外资审计项目中,引入效益审计理念;先把外资审计项目纳入“大财政”审计;率先在审计报告中提出建立政府偿债准备金管理制度;率先在世行贷款外资审计项目中使用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并在运用AO软件过程中,总结了AO 审计经验。
    
     三是创新审计手段。实现AO、OA交互工作常态化,加快推进审计数据库建设和分析系统应用,促进审计质量、效率和成果提升。审计中在组织实施对农村低保的审计调查中,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做到有的放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通过农村享受“五保户”人员名册与“农村低保”人员名册表间链接或查找、替换的方法,筛选出双重享受补贴的人员名单。其次,从“农村低保”人员名册按户口人数多少排序,将享受低保户人口多少作为关注对象。通过翻阅档案是否存在拆户、拼户的现象。第三,从“农村低保”人员名册按年龄大小排序,将年龄较轻又是困难户作为关注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是否存在有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第四,从各年度“农村低保”人员名册表间链接或或对比的方法,筛选出年度调整减少的低保户作为调查关注对象,充分听取不同的意见并加以分析,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审计调查的目的。
    
    四是创新审计管理。建立了“审计咨询专家库”,今年该局首次与地税局、政府非税局“会诊”重大审计事项 。为确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进一步在实践中推动该局审计人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加速审计转型创新,提升审计质量效益,服务阜阳经济发展,针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难点、疑点、热点,邀请地税局、政府非税局等专家会诊,共同商讨处理意见和建议,开阔了审计思路,确保了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科学可行。(岳波)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