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财政审计将放眼“四个突出”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8日】
【来源:山东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近日,山东省审计厅召开全省审计工作座谈会,学习贯彻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和刘家义审计长来省厅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总结交流全省财政审计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研究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财政审计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会议提出,新形势下山东省要围绕着力构建“目标统一、内容衔接、层次清晰、上下联动”的财政审计大格局,坚持“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效益、维护安全”的有机统一,放眼“四个”突出,增强财政审计工作的宏观性、整体性和建设性,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突出规范性目标,推动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关注政府预算的完整性,把政府全部收支纳入监督范围,推动构建统一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促使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置于各级人大和社会公众监督之下;关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规范性,注意揭示预算编制不完整、不细化,预算定额和开支标准不统一、不合理,项目预算不落实、追加预算过多等问题,积极开展对预算执行效果的审计,提高预算约束力;关注财政法律法规的合理性,深刻揭示和客观反映财政法律法规中存在的漏洞缺陷以及单项法律法规之间的交叉冲突,促进构建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财政法律制度体系。
    二、突出体制性目标,推动财政体制改革深化完善。关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促进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关注财政转移支付执行效果,推动形成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关注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重点关注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改革措施贯彻执行情况;关注税收管理制度,加强对税收主管部门和纳税主体的审计(调查),注意分析税收结构和税收政策执行效果,维护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的统一性和严肃性。
    三、突出绩效性目标,推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关注政府行政效能,以资金为切入点,既要关注政府履职行为的合规性,更要注重对政府行政行为绩效性的评估,推动科学理财,降低行政成本;关注投资项目绩效,既要评价项目建设的直接经济效益,也要评价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科学决策、规范管理;关注资金使用效益,揭示资金使用不合理、滞留闲置、损失浪费等影响资金绩效的突出问题,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关注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突出安全性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关注经济安全,及时揭露查处在宏观调控政策执行中存在的失职渎职、弄虚作假等问题,揭示反映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宏观调控政策执行效果;关注民生安全,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情况的综合分析和客观评价,促进财政资源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再分配环节的公平性;关注反腐倡廉建设,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深入挖掘重大违规违纪线索,推动政府依法行政。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会议要求创新财政审计工作方式方法,提高财政审计成效。一是整合审计资源,提高财政审计的整体性。健全财政审计工作领导协调机构,研究制定适合地方实际的财政审计指导意见;完善计划管理,提高计划编制的开放性、针对性和上下级计划的协调性,统筹安排财税部门审计、预算单位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项目,对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点资金保证审计连续性和持续推动力;整合审计力量,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的业务领导和工作指导,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整体合力。二是规范审计过程,提高财政审计项目质量。认真学习掌握新颁布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规范审计作业,着力做好年度财政审计总体方案制定工作,确保各层次方案之间在内容和重点上的一致性,科学编制实施方案,严格方案执行;规范质量控制,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实际的质量控制责任体系,做到权责对等,扎实推进审计项目审理,严肃问责;规范定性处理处罚,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确保审计机关公信力。三是创新审计手段方法,提高财政审计工作科技含量。加快审计对象数据库建设,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动联网审计,构建以“在线监督”为主要特征的联网审计系统,力争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的总体把握、及时预警、实时监控、动态分析;积极探索信息系统审计,从源头上避免假账真审,防范审计风险;加大审计模块开发力度,建立集科学性、通用性、实效性、智能化为一体的财政审计模块体系。四是加强成果开发,发挥财政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切实提高“两个报告”质量,增强“两个报告”的宏观性和全面性,力求将审计评价、问题揭示、原因分析、意见建议、处理整改融为一体;加大信息开发力度,坚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挖掘典型、推广经验并重,从宏观角度对信息进行综合、筛选、精简、提炼;继续推进审计结果公开,不断探索完善以“两个报告”为主体、以单项审计结果公告为配套的审计报告体系,推动审计结果公开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