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通化审计局创立多位一体的绩效管理操作模式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6日】
【来源:吉林省通化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吉林省通化市审计局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提升效能、增强效果、提高效率的具体途径。
    一是打造“一局多型”的发展模式。该局结合新时期发展需要,融“学习型”、“服务型”、“创优型”机关建设为一体的多型并举发展局面。在建设学习型机关上,配置好各种学习要素,固定学习时间、丰富学习内容、灵活学习方式、强化学习考评。该局被吉林省委确定为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典型,并在3月30日在长春召开的“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做了书面经验介绍。在建设服务型机关上,把关爱群众、关怀社会摆在重要位置,2010年给包保的2个村和1个社区送去学习用桌椅、电脑及办公用品价值达10万余元,切实把心系群众民、情注百姓的关爱理念辐射到城乡、延伸到基层和融入到社会。在建设创优型机关上,机关党组织获市直机关党工委命名为全市先进党组织建设标兵称号,在信息宣传、内审建设、县域经济突破、工业提速增效、社会保障、保密档案管理等项工作获省审计厅或市委市政府表彰。去年该局有12个审计项目被评为国家、省、市优秀审计项目。其中:通化市绕城公路审计项目劝家审计署表彰为全国地方优秀审计项目上,填补了该局从未获国家审计署表彰审计项目的空白。
    二是打造“一人多能”的发展模式。该局适应发展注重培育思想过硬、技术领先、品德优良、作风顽强、能力全面的队伍体系。注重提升队伍实战能力,特别把年轻同志充实到专业科室、让他们当主审、挑大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丰富阅历;注重提升队伍攻坚能力,审计人员积极秉公执法,敢于拼搏,克服取证难、核实难和处理难的实际难点,切实做到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克难面前不含糊;注重提升队伍技术能力,营造学习技术、钻研技术、比技术的浓烈氛围,使每个职工都成为业务专家和技术骨干;注重提升队伍综合素养,全市审计机关财会审计专业人员占总数的51.6%,经济管理专业占23.9%,建筑工程专业占16.2%,法律专业占2.3%,初步形成了技术兼备、专业配套、特长突出的队伍能力结构。
    三是打造“一审多果”的发展模式。该局针对审计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实际,形成一项审计多个成果的传导效应,使审计效果最大化、最优化。经济监督成果明显,二年来该局对涉嫌犯罪线索10件移交司法机关,对6件较重的违规行为移送给有关部门处理。督促整改效果明显,该局对查处的各种违规问题进行梳理,分别提出整改意见,并敦促有关单位积极整改存在问题,有的单位撤销局办2个经济大集体企业,并将账外固定资产600万元纳入账内管理,还聘请8名社会监督员,加大对各项工作监督、指导和评议的力度。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的效果明显,该局及时将各行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倾向性、隐蔽性、苗头性问题以《审计要情》、《审计动态》等方式专报给地方党委、政府,书记和市长做到件件有批示、事事有部署,有力促进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和提高各行业管理水平。理论研讨成果明显,该局及时总结开展每一个审计项目的收获和体会,及时升华到理性认识层面,形成了“选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切入点”、“审计机关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中的职能性作用”、“跟踪审计的运行模式”、“审计机关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方式”等一批理论研讨成果,分别在人民网、新华网和审计署网等主流媒体发表,并有力地促进审计实践的发展。(刘颖)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