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中山区:“五个创新”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9日】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审计局牢牢把握“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找准切入点加强监督、不断创新,取得长足进步,也为区县一级审计机关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一是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不断扩大审计工作范围。早在2008年11月,该局就制定了《大连市中山区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对于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内容、时间、范围、程序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实现了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完善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制度,促进审计“关口”的有效前移。对于财政财务收支数额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重点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干部重点安排审计。对于领导干部任现职满三年的,全部有计划地安排任中审计。同时,该局还积极开展针对科级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以往中山区经济责任审计都是区委组织部对离任的处级领导干部委托审计,而《大连市中山区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实施后,全区科级以上预算单位党政领导干部基本都已成为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实现了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范围的全覆盖。近年来,随着财政对教育资金的投放比重逐年提高以及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持续高度关注,该局还加大了对全区范围内中小学校长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力度,通过审计工作规范中小学的各项收费行为、完善其财务管理与内控制度、促进校领导的廉政自律。

    二是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思路,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其他审计工作紧密结合。在局内审计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该局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计划的编排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专项审计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安排项目计划、合理调配审计力量,避免了重复审计、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该局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非常注意及时运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和专项审计的结果,将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和专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审计整改情况,及时地进行信息的对接、整理与发布,使局内各审计小组实现信息共享。
    
    三是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模式,促进审计业务人才梯队建设。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该局根据审计人员结构情况,打破科室之间的界限,根据老同志审计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年轻同志计算机能力比较强的特点,采取“‘老中青’相结合,‘一加一’传帮带”工作模式,形成优势互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通过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模式,使该局年轻审计人员尽快成长,同时,也缩短了审计工作周期,确保了审计工作质量。同时,该局还以“自己人授课、自己人听课、集体交流、共同探讨”为模式开展了计算机审计培训活动。课前,年轻同志认真钻研、积极备课,充分考虑到内容的实用性和大家的接受程度;课上,大家边学边练、共同探讨,学习氛围融洽而和谐;课后,大家组成帮扶“对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现在,不仅该局50周岁以下的业务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审计技术,并且在全局形成了定期的学习制度和浓厚的学习氛围。

    四是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理念,搞好审计宣传、服务和沟通工作。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该局既强化审计监督,同时又做好创新和服务工作。在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和共同努力下,全局参与起草并完成了六万余字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宣传读本——《审计监督与服务工作手册》,印刷近千册分发给全区所有预算单位的主要领导。读本切入实际,详细阐述了审计的程序、法律法规、典型问题、警示案例等几方面的问题。该局还将近年来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发现的典型案例,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归纳在这本读本中,得到广泛的好评。同时,该局还将处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报告范围扩大到区委书记、副书记以及分管区长,对科级干部审计结果的报告范围除区政府外还报告给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此外,对审计中发现问题的经济责任人建立谈话制度,加大了审计结果的利用力度。
    
    五是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手段,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信息化水平。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该局不断加强AO系统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实际运用,在工作中还引入小型数据库、局域网建设、多种查询工具联合运用等技术手段,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同时,该局还定期组织以利用计算机审计等辅助手段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为主题的研讨活动,让在这个方面有所专长的同志为大家授业解惑、开展交流,促进新技术手段在局内的推广使用,收到良好效果。(王书诏)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