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射阳:审计建议促进建立加强“三公”经费管理“3×3”模式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2日】
【来源:江苏省射阳县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去年底至今年初,江苏省射阳县对审计揭示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探寻根治“三公”经费管理不力、监督不细、问责不严的办法。日前,该县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从落实新举措、执行新规范、启动新机制入手,进一步规范“三公”经费管理。这是该县积极采纳2010年度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建议,专门制定的整改制度。
    
    一是落实三项新举措:推进“三公”支出公开。举措之一:“三公”经费预算单列。该县规定在年初编制部门预算时,各部门(单位)要按照厉行节约的原则,在确定的定额标准和限额内,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经费统一编入部门支出预算,并按照统一预算编制表式的要求单独分项列示,能明细到具体项目用途和承担部门的必须按实编制。不得在预算之外挪用其他预算资金、不得摊派、转嫁相关费用。举措之二:“三公”经费总额控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全年支出总额在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总额中的规模和比例,并根据上级要求压缩10%-30%。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分别确定控制总额,人均“三公”经费逐步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根据工作需要各单位相应编制明细支出计划,建立台账,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超过总额的单位财会部门不予报支,县财政部门不予拨付资金,部门决算不予列报。举措之三:“三公”经费支出公开。在部门预算和总额控制的前提下,“三公”经费支出应控制在序时进度之内,支出内容必须合法,审批程序必须规范,支付方式必须合规。“三公”经费支出预算和决算结合部门预、决算同时公开,并附有详细说明。“三公”经费支出单位内部按月公开,每季度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公开明细到具体项目部门、车辆和个人,对单笔支出5000元以上的单独公开。
    
    二是执行三项新规范:严控“三公”支出行为。规范之一:公务用车按照编制购置。该县实行车辆统一编制管理,新购置车辆在编制内申请审批,无编制的不予报批。车辆编制原则上按在编在岗每30人配备1辆,除地理环境和工作性质特殊外,不得配备越野车。车辆配备标准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18万元之内。新车装饰不超过购车裸价的5%。有超编车辆的单位一律不予报批新购置车辆,对超编车辆由政府收回统一调剂处理。车辆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单车核算,不得专人专车,不得接受企业捐赠,不得借用外单位车辆。规范之二:公务接待实行双向控制。公务接待坚持节约简朴的原则,严禁奢侈浪费。实行全年总额控制和单桌金额控制相结合,公务接待(包括招商引资接待)应控制在全年接待费规定总额内,不得突破,超过总额的超额部分由县纪委、县监察局等额收缴县财政作为扶贫帮困资金,超标严重的单位在全县公开通报。同时县财政不得追加安排各项运行经费。制定单桌招待限额,正常公务接待严禁使用中外高档烟酒,提倡对口接待,控制陪客人数,严格申报审批程序,提高国库直接支付率。规范之三:因公出国严格审批手续。公务出国和公款参观学习应在全年预算和计划之内安排。出国按照规定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党员主要领导必须经县主要领导审批,其他人员必须经县分管领导审批。必须将组团和个人往返时间、线路、学习考察内容和经费数额等情况报县廉政办备案,出国境人数和经费要在上年的基础上下降10%,原则上上年已出国境人员,今年不再外出。不得安排无实质内容的参观学习,不得借学习考察名义用公款外出旅游。单位3人以上、时间7天以上的外出考察学习必须经县政府审批。
    
    三是启动三项新机制:推行“三公”支出问责。机制之一:实施“三公”支出绩效评价。该县规定各部门(单位)每年都要对“三公”经费的使用效果进行绩效自评,对照计划目标,逐项考核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在本单位予以公示,同时报送县纪委、财政等部门。县财政部门每年要组织力量选择一定数量的单位开展绩效评价,客观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结果与预期计划的差异,发现和纠正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违规情况,同时将评价结果运用到财政预算安排上,对资金使用效果有差距的,在下年预算中减少安排,差距较大的取消整个项目安排。机制之二:建立“三公”支出问责机制。该县强调县审计部门要对“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每年专项审计不少于20个单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县监察机关要开展专题监察活动,认真查处“三公”经费违规违纪情况。对超支单位负责人实行问责制度,约束领导开支的随意性。通过健全问责制度,将违反财政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源的公职人员,依法依纪追究其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必问、有错必纠,努力建立责任政府。机制之三:强化“三公”支出长效管理。该县指出各部门(单位)要强化对“三公”支出的组织领导,明确分工和职责,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分管领导要月月督查,具体责任人员要天天把关、明细核算。每月要对支出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对比,找出存在问题的关键,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并将预算执行情况在季末10日内报县财政局。强化“三公”支出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压缩支出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内部控制流程,明确风险点控制措施,规范和压缩“三公”经费支出,确保“管得严、控得住”。(薛国春)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