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深入推进审计数字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4日】
【来源:湖北省荆门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几年来,湖北省荆门市审计局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在全局普及AO软件,构建“三大数据库”,成立预算执行审计分析室,稳步推进联网审计,将数字化审计向纵深推进。同时积极推进网络全覆盖,搭建“五大运用平台”,自主研发软件,该局的数字化技术逐步拓展到机关管理和风险防控等领域,数字化技术日渐成熟,审计转型发展步伐逐步加快。
    
    ——倾力打造审计业务数字化。一是大力推进计算机审计覆盖面。在普及AO软件应用的基础上,将其与数据库软件应用相结合,充分利用SQL Server、Oracl等多维数据分析技术,积极开展计算机审计, 逐步实现计算机审计“全覆盖”。二是积极探索和推广数据集成分析模式。该局积极争取省审计厅和市政府支持,投资建成了预算执行分析室,实现了财政部门和其他部门电子数据的成功对接,为实施跨行业、跨部门、跨年度的数据集成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今年将预算执行审计部门从原来不到20个扩大到40多个,显著扩大了审计覆盖面,还创新了“集中分析,确立重点,发现疑点,现场核实”的工作方法,不盲目地翻凭证、查账目,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数据的前期分析上,从而大大节约了现场审计时间,过去耗时几个月的审计项目,到现在1个月完成,小项目7至15天完成,平均功效提高近3倍。三是加强数据库建设,完成了财税系统、被审计单位和政府投资项目“三大数据库”,收录和更新了1363家市级单位和1800多个建设项目的详细资料。四是狠抓计算机审计人才培养。区分系统管理员、全局基础班、局长科长班、特殊岗位班、一般干部班等5种类别,分批次组织1400多人次参加计算机学习培训;与华科、中南财大等高校联姻,培养计算机审计人才;依托审计署和审计厅举办的计算机中级培训班培养人才;大力开展审计能手全市巡回演讲等,武装了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业务的骨干力量,当前,该局95%以上的干部都通过了审计署AO认证考试,97%以上的业务干部能够独立承担计算机审计任务。
    
    ——倾力打造机关管理数字化。一是大力推进网络化办公。今年5月,借湖北省实施“中国农谷”战略之机,该局积极争取省审计厅支持,帮助“农谷”核心建设区——屈家岭管理区审计完成了网络建设,至此,审计专网覆盖到全市,彻底实现了多层级和区域内网络的互通互联和信息共享。二是大力推动无纸化办公。该局通过搭建OA管理系统、会商系统等“五大应用平台”,无纸化办公深入推进。该局所有审计公文全部实现网上流转,所有审计项目的计划管理、复核和审理等环节全部在OA系统中进行,审计档案也实现了电子化管理。在网上累计建立项目1101个,上传审计底稿4265篇,审计证据5046个,参与审计人员4680人次;OA已阅公文63767篇、入库公文9473篇、已办结公文6488篇。三是自主研发机关管理软件。该局基于asp.net技术,按照B/S结构,自主开发了“积分制”考核管理软件。当前,软件已正式投入使用,所有工作考核指标、权限、范围、流程的设置都实行数字化作业,自动生成考核结果报表,彻底改变了传统手工台账考核模式,形成了以“事实”、“数据”评定工作业绩的考核新机制,为开展创先争优、打破平均主义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倾力打造风险防控数字化。一方面,强化质量风险防范,以审计审理为抓手,对审计项目实行全流程网上审理,一个环节不完成、不完善,网上流程就不往下走,每一环节在网上都留有痕迹,便于落实和追究责任。分管领导和审理人员,通过网络对审计项目进行适时监控,有效防控了审计质量风险。另一方面,强化廉政风险防范,突出政府投资审计领域风险防控,投资建成了政府投资审计指挥中心,包括投资审计项目预警、外聘人员监控和审计结果确认三大系统。其中预警系统,通过网络权限设置,对项目分派权、管理权和经费结算权实行“三权分离”,防止权力集中滋生廉政风险。同时,该系统还具备审计资料备案管理、审计项目限时管理、审计人员不良记录管理、审计查明问题管理、审减事项管理、审计成果统计管理等一系列功能。外聘人员监控系统通过协审室的视频设备,进行适时监控,防止在工作期间私自与建施双方见面并擅自协商处理问题。结果确认系统对投资审计会审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和声像同步刻录,有效防控了质量和廉政风险。(付林)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