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四项举措打造经责审计新气象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7日】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审计局高度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断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审计方式方法,采取多项举措,深化审计成果,提升利用成效,取得明显成效。
    
    提升成果应用,服务经济发展。将重大政策执行及重大经济决策作为审计重要内容和着力点,以“规范管理,健全制度,提高绩效,深化发展”为目标,从单项审计向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转变;从经济责任审计向经济责任审计与经济效能考核相结合转变;从单纯揭露问题向综合分析转变,不断提升审计成果多元化、综合化利用水平。今年以来,该局总结提炼各类专题综合报告和专报28篇,查出10多家单位存在决策失误或效益低下等问题。
    
    积极探索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同步审计。进一步扩大审计范围,积极探索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同步经责审计。一是科学制定审计计划,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有机结合,合理安排审计资源,统一组织,统一进点,确保整体推进,提高效率;二是探索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责审计内容,从审计依据、审计程序、审计文书、审计评价等多方面深入探索。根据现行党政分工原则,将党委书记和行政主要负责人审计内容细化,对党委领导突出决策方面审计,对行政首长突出执行方面审计等,在评价标准上也有所区别。
    
    规范项目管理,推进标准化运作。一是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审计评价、结果运用、涉农社区财务公开和财务管理等10余项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二是规范审计基础工作。编制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图,制定部门和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文书,明确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格式和内容;三是细化审计内容。将两办《规定》主要审计内容细化,具体分为产业结构调整、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11大类50余项审计事项,使其操作性更强;四是统一审计评价标准。初步建立审计结果等级制,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的办法,将审计核实的情况、发现的问题具体化,避免空洞的评价。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经责利用效益。一是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数据库,完成审计对象分类管理。根据被审计部门工作性质和掌管资金规模、下属单位数量等标准,将该市主要领导干部细化为五类,为科学制定审计计划提供依据;二是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纳入数据存储中心,审计通知、审计报告等重要材料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利用效率;三是及时总结计算机审计经验,及时总结、固化审计成效明显的计算机审计方法,在局内定期交流学习。(李修虎)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