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东宝区审计局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3日】
【来源: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审计局在涉农审计工作中不断推进审计监督制度化、审计程序规范化、审计内容科学化、审计形式多样化,探索出“以服务大局为根本,以检查资金分配、拨付、使用三个主要环节为重点,以依法审计为保障”的涉农审计方法,有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准确定位,始终把涉农审计摆在突出位置。一是优先项目计划。在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优先考虑、优先安排涉农审计,其工作量始终占审计总量的50%以上,并努力保证审计质量。二是优先资源配置。专门成立农林水审计科,并安排精通投资审计的班子成员分管涉农审计工作,加强指导协调;结合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把涉农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转移支付审计等结合。各专业审计向涉农审计倾斜,形成监督合力。三是拓展审计方法。建立项目“捆绑”机制,同类涉农审计项目由同一个审计组计划、组织和实施。审计从宏观上分析、评价、揭示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努力提升审计层次。同时,对重点资金和重点建设项目,在坚持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大力推行绩效审计,促进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
    
    找准切入点,推进农村“三大建设”取得实效。以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按照“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审计思路,着力推进农村“三大建设”,取得实效。一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涉农重大建设项目审计实现全覆盖,涵盖农村公路建设、沼气池建设、人口安全饮水工程等项目,揭示工程结算款不实、违规招投标签订合同、擅自调整项目建设内容等问题,提出“注重投资规划科学性、前瞻性,多渠道增加投入,建立运营新机制”等审计建议,被被审计单位积极采纳,取得良好效果。二是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审计中,该局把防范风险,维护资金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全区扶贫资金、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等实施审计,着力查处违规改变资金用途、虚报冒领、损失浪费等违纪违规行为,揭示内部管理和控制的薄弱环节,反映影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三是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把检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情况作为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措施,重点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等开展审计,揭示医疗体制不完善、制度衔接不到位、监管不力等问题。该区针对审计反映的问题,把完善制度、提高水平、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作为农村社会保障总方向,进一步完善现行政策和办法,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城乡社会保障水平随着经济发展相应提高,差距缩小,逐步迈向一体化。
    
    依法审计,不断提高服务“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从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依法审计,不断提高做好“三农”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涉农审计法规知识学习。把涉农法规知识学习纳入学习型机关建设规划,提出用三年时间系统学习和全面掌握涉农审计法规知识,以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操作技能;利用春节集训、每周一例会、举办法规知识讲座和竞赛等形式,强化“三农”政策法规学习。通过学习,审计人员涉农审计知识更加丰富,依法审计意识不断增强。二是严格涉农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制定审计组审计现场管理规定(试行),涉农审计现场管理得到加强。建立督办考核机制,着力检查涉农审计项目实施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审计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以及审计结果文书表述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评价、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是否恰当等,保证了审计质量。三是强化涉农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从2010年开始,把涉农审计查明问题整改与预算执行审计整改同步,建立了由政府主导、相关部门负责、审计跟踪检查、人大积极参与的审计整改工作专班,制定审计整改报告制度、跟踪检查制度、问责制度和结果公告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努力保证涉农审计整改效果。(王成浩 叶慧)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