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审计厅提出审计工作实现“三个转型”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5日】
【来源:湖北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日前,湖北省审计厅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审计工作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走实践创新之路,实现审计工作由经验型向战略型、传统型向智能集成型、粗放型向精细化型转型升级。
    
    一是积极推进审计定位向服务国家治理更高层次转型。深化对国家治理理念的认识,始终站在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高度来谋划审计工作,着眼国家治理的目标部署审计,围绕国家治理的任务实施审计;坚持真实合法与绩效评价相统一,批判制约与建设完善相结合,揭露问题与风险预警相衔接,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维护健康正常的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各级党委、政府树立利用审计服务国家治理、推动依法行政、实施经济社会有效管理的意识,把审计作为推动地方改革发展的重要工具。进一步紧扣地方政府治理的各项中心工作,坚持以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为审计监督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把审计工作重点放在事关全局、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重要领域和事项上,切实推进审计工作为科学发展服务。
    
    二是积极推进审计业务工作向现代智能集成型转型。将科学化设计和布局渗透到审计业务工作各领域、各环节和各时点,推进审计计划管理由侧重“两头”静态管理向关注全程动态管理转型,全面推进审计权力运行监控系统运用,切实提高审计过程控制水平;审计组织方式实现由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向统筹集成发展转型,继续深化全省审计工作统筹发展思路,全面有效整合全省审计资源;审计技术方法实现由传统手工账套式审计与计算机辅助审计并重向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新技术方法智能型转型,大力推进信息化条件下大型审计项目组织管理方式,积极探索云计算环境下审计工作新路子,全面推行以模块化为特征的计算机审计方式;审计质量控制实现由事后审核向全程跟踪审理转型,积极探索和深化以网上审理为主要途径的审计审理方式,提高审计质量控制水平;审计成果运用实现由单一信息反馈向综合分析转型,创新审计成果资源共享模式,最大限度整合好全省审计成果资源,强化审计综合分析,力求从机制和制度上更加有效地发挥国家审计在服务国家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积极推进审计机关管理向精细化转型。全面引入现代管理理念,按照精细化、扁平化、科学化管理标准,积极探索“岗位定位化、工作流程化、考核标准化、制度规范化、管理数字化”的审计机关精细化管理“五化”模式;推进管理制度由注重制度建设向制度建设与制度执行并重转轨,清理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执行,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禁必止;管理内容由传统粗放型、繁杂型向标准化、规范化转轨,对办会、办文、办事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作业,全面清理审计职能职责,科学设置审计工作岗位,设计精细化工作流程,构建清晰无缝的“责任链条”;管理手段由传统模拟式、机械式向现代自动化、智能化转轨,采取“制度+科技”的手段,创新机关管理方式方法,全面实行无纸化办公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机关管理智能化;管理评估由定性、静态评价总结向定量、动态绩效评估转轨,深化机关绩效考核,把干部工作业绩、学习成果、工作执行力、执行审计纪律和廉政规定等情况全部纳入绩效评估考核范畴,实现全方位、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推动审计业务与机关建设、队伍建设同步协调发展。(乐芬)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