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积极探索“结合式”外资绩效审计见成效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1日】
【来源:山东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自2007年国外贷援款项目公证审计管理方式改革以来,山东省审计机关积极探索结合国外贷援款项目公证审计开展绩效审计的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开展“结合式”绩效审计的几年中,审计查处配套资金不到位、挤占挪用项目资金、资产闲置以及损失浪费等问题金额16.11亿元,编发的综合报告、审计信息被党政领导批示20多篇次,促进修订了《山东省政府外债管理办法》,建议项目单位健全完善规章制度20余项,对促进项目管理,充分发挥外资的综合效益起到重要作用。主要做法是“四个坚持”:

    坚持将绩效审计理念贯穿审计全过程。在探索“结合式”绩效审计过程中,山东省审计机关始终坚持立足微观、着眼宏观,立足合规合法、着眼绩效,立足揭露问题、着眼促进管理的理念。一是在审计准备阶段和制定实施方案时,明确在项目建设运营、财务收支管理活动常规性审计监督的同时,对不同类型的项目确定不同绩效审计侧重点。对营利性项目则注重营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分析和评价,对非营利性项目则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评估。二是在审计实施阶段,找准和抓住项目财务收支审计和绩效审计的结合点,向项目管理环节和项目绩效方向延伸,对资金和管理的经济性,项目执行效率、运营效率,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进行同步审计。三是在审计报告阶段,加大效益分析力度,对项目的投入、产出、成效以及影响带动作用进行关注和对比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促进项目单位认真履行贷款协议,完善制度办法,加强项目管理,减少和避免损失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坚持从单纯财务收支向项目建管全过程审计转变。在确保按时完成国外贷援款项目公证审计内容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山东省审计机关改变以往审计仅仅停留在财务收支层面的做法,不断深化、拓展审计范围和内容,把绩效审计融入财务审计和公证审计中。对项目建设初期或正在建设期的项目重点关注项目立项是否科学和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规划布局、项目设计是否合理,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偏离实际。对基本建成或已经建成的项目关注项目后评估,围绕运营过程和还贷情况评估项目成效。在审计实践中拓展审计空间,提升外资审计的层次和水平。

    坚持借助外部专家的智力支持。根据审计目标的要求,山东省审计机关坚持在项目审计中从政府机关、高校科研单位以及审计署提供的专家库中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参与审计或提供咨询。同时根据审计任务的需要,适当聘用资质高、具有一定审计实践经验的社会中介机构人员参加项目审计。这些措施有效地解决审计人员难以解决的工程设计、技术设备、项目效益评估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实现了由过去主要审计财务会计账簿、凭证报表等相关资料,向对项目论证立项、工程设计、招投标管理,项目建设运营、制度保障等全过程、宽领域审计的重大突破,有效地拓宽了审计领域,深化了审计内容,提高了项目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审计报告得出的结论更加可靠和具有权威性。

    坚持实行 “五统一”的审计管理和组织模式。在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中,山东省审计机关坚持实行审计计划、方案、实施、处理、报告“五统一”管理模式。对各审计阶段的具体操作进行统一要求,并根据审计实践逐年予以改进和完善。为控制审计现场质量,除采取审计现场检查指导和信息定期报送制度外,并按项目类别分别召开调度会,对审计进度、审计任务完成情况,财务收支审计和绩效审计目标完成情况逐一点评。对反映的共性问题,统一取证口径,对个性或重大问题提出深化审计的具体要求,各审计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保审计质量和审计目标的完成。同时严把“六关”,即审计实施方案关、操作规范关、现场质量关、情况汇总关、审理复核关、审计报告关,确保审计项目过程和各环节严谨细致。(闫毅)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