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积极适应城市治理要求 着力打牢绩效审计工作基础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2日】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加快实施“竞进提质、升级增效”战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面貌“每天不一样”,城市治理现代化对审计服务现代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为适应这种要求,武汉市审计局不等不靠,从优化环境、打牢基础入手,稳步推进绩效审计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受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鼓励。
    
    凝聚共识,打牢绩效审计思想基础。该局从实际出发,从城市治理需求着眼,从凝聚思想共识入手,充分认识绩效审计是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一次重要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深刻理解大城市快速发展形势下优先探索绩效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把“绩效”理念渗透到所有审计项目中、贯穿到绩效审计工作全过程。
    
    强化培训,打牢绩效审计能力基础。加强队伍建设,开展绩效审计能力培训,制定长远培训规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自助学、集中训、网上教、实践练等多种方式,对绩效审计基本理论、基本规范、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和绩效审计报告基本框架格式进行菜单式培训,对绩效审计骨干邀请专家进行有重点的复合式培训,每月开展一次绩效审计专题学习,每季组织一次业务交流培训,每年组织一次优秀绩效审计项目评比,每个审计组都要针对具体项目开展绩效专题论证,每个绩效审计项目结束后都要组织开展案例交流,及时总结推广绩效审计工作好的做法和经验,帮助审计人员改进思维方式、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实战能力。
    
    完善机制,打牢绩效审计制度基础。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把绩效审计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绩效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绩效审计要求,分解绩效审计任务,明确绩效审计责任,签订绩效审计目标责任状。二是完善制度办法,借鉴国内外绩效审计先进理论和发达城市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制定绩效审计实施办法、推进绩效审计工作指导意见、深化绩效审计工作意见,对绩效审计目标、主体、范围和重点,绩效审计程序、评价依据和方式方法,绩效审计结果运用、考核管理和科研等内容进行明确和规定。三是建立样板引导机制,每年分类选择4个以上重点绩效审计项目进行“解剖麻雀”,探索方法途径,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
    
    探索指标,打牢绩效审计评价基础。结合具体项目审计实践,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原则,尝试对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一个部门或一个类别项目,从指导性、技术性和替代性三个层面,量身选定或探索制订评价标准指标,为绩效审计评价提供依据。依托污水处理项目审计实践,借助武汉环科院、相关高校和审计学会力量,共同探索建立了一套包含3个层次21个子项的污水处理技术性评价指标体系,较好地解决了科学评价污水处理绩效的难题。依托财政审计实践,集合相关领域专家和全局审计人员的集体智慧,共同研究试建了一套包含农业资源环保、教科文卫、社会保障以及基本建设、政府采购在内的财政支出绩效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结集成《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为该局局财政绩效审计评价提供了借鉴。依托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实践,根据审计项目目标、政策要求和实际情况,从既有的政府投资项目规范性标准、技术性标准中,选择适当的指标,并赋予适当的权数,形成政府投资项目替代性评价标准指标体系,为确定被审计项目的绩效水平提供评价依据。(张年德 詹波 张彬)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