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三个全面”升级政府建设工程审计全覆盖模式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7日】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市、县两级审计机关通过“全面为审计提供保障、全面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协审、全面实现技术创新”等多种路径,在全省率先实现政府建设工程审计全覆盖。

全面为审计提供政策和资源保障。一是制度保障。南通市市、县两级审计机关提请政府先后制定或修订了与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相关的监督管理办法,出台了配套的管理措施,通过制度明确审计监督的范围和要求,将审计对象覆盖到财政资金、国有企业资金及社会公共资金投资建设的每一个角落。二是资源保障。近年来,南通市审计局根据工程项目专业特点和管辖权限,通过细化分工,整合资源,对市政工程、部门建设工程、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工程实施全覆盖监督。全市在专业职能处(科)室监督的基础上,还设立了5个固定资产投资审核中心,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政府工程的力量。

全面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协审。南通市市、县两级审计机关改革审计项目组织方式,形成了社会中介机构初审、审计机关复审,最终由审计机关出具审核结果的审计组织模式。审计机关通过加强协审管理确保审计质量。一是协审对象的选择范围覆盖全国。该市打破地域限制,通过政府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全国范围公开选招协审机构,一些资质高、规模大、业绩突出的中介机构被选入协审机构资源库。二是对协审机构的管控覆盖全程。市、县审计机关出台管理办法,对协审单位审计实施全程管控监督,细化考核办法,落实问责机制。

全面实现技术创新以提升监督效能。通过固定资产审计数字化管理平台提供技术支撑、提升审计干部综合能力、改进审计技术方法等多种措施,提升监督效能。一是全过程信息化管理。通过开发工程审计管理数字化模块软件,将人工分散管理的审计环节进行整合,实现了工程项目报审、分派任务、进度督查、数据分析、协审机构考核等全程信息化管理,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二是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培训、岗位练兵、案例解剖分析、上挂下派、青蓝结对等多种方式,培养复合型审计干部。三是对重点领域实施绩效审计。市政、教育卫生、开发区建设等重点项目实现监督关口和节点前移,着力从建设源头和管理环节预防损失浪费。对重点项目实施竣工决算必审制。通过对重点工程和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促进保障民生、环境治理,化解发展难题,放大政府投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陈永山)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