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搭建“三位一体”管理体系规范企业出口秩序做法值得借鉴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3日】
【来源:审计署贸易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最近,审计署贸易审计局在审计中,重点关注了在我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下,针对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恶性竞争等问题,商务部所采取的规范出口秩序做法及效果。通过多次与商务部相关司局、商会、出口企业进行座谈并查阅资料,了解到近年来该部面向“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针对行业及市场特点,不断构建和完善政府引导、商协会协调及企业自律“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创新机制和监管模式,在规范出口市场秩序方面初见成效,做法值得借鉴。

    一是在宏观层面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强化部际协调配合,形成政策统一,分工合作,各有侧重,信息共享,反应灵敏的工作体系,有效改变了过去政策不衔接、标准不一致、管理存在缺失的状况。重点抓好“三个结合”:抓好制定政策与建立配套措施的结合。自2005年起,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3份关于规范摩托车、汽车出口秩序的文件,制定9项配套措施,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抓好国家产业政策与国际贸易规则的结合。从生产源头入手,将国内市场准入制度延伸到出口环节,严格生产企业的出口资质和经营企业的授权管理;抓好商务部与贸易、产业等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结合,形成贸易、产业、质检、海关、认证等部门监管的“无缝对接”,增强合力,提高履职效果。据统计,2006年至2010年,我国摩托车、汽车出口企业数量分别下降了24%和22%,出口平均单价提高了25%和35%,切实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经济效益。

    二是在中观层面充分发挥行业商协会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行业自律约束管理模式。作为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商协会通过建立民主协调的行业自律机制,大力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在促进企业合作,维护国家利益和行业利益方面发挥了较明显的作用。近年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制定了8项行业管理制度,成立行业协调和监督机构,并在30多个重点国别市场推行总量协调,形成统一的对外承包工程协调体系。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由单个项目调配,转变为市场容量调控;由事后处理纠纷,转变为事前预警预防;由侧重微观企业经济利益,转变为维护国家和行业整体利益。措施实施后:企业在埃塞俄比亚水电站建设和坦桑尼亚公路建设领域的签约项目平均标价水平上升40%;近三成企业在埃塞俄比亚项目利润达到10%、八成企业在坦桑尼亚项目利润达到5%以上;合同条件趋于合理,企业经营环境明显好转。

    三是在微观层面创建自下而上的企业自律机制,促进良性竞争,由过去政府直接管理转向市场导向下的企业自我约束。企业直接参与协调规则的制定,通过集体协商,设立竞争底线、设立专家委员会、自愿自觉处罚机制等,推动企业自主维护海外市场的有序竞争。2008年19家主要电信设备出口企业制定了《电信设备出口企业竞争自律公约》,自律机制实施后,电信设备企业投诉的海外市场恶性竞争案例数量下降30%以上,企业间合作大大增强,电信设备出口行业保持持续增长,年均增幅16%以上,行业利润水平得到提升,经营环境明显改善。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