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共同的事业——审计署郑州办与青海省审计厅交流合作纪实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1日】
【来源:审计署郑州办】
字号:【大】 【中】 【小】


      滚滚黄河像一条纽带,把河南和青海紧紧连在了一起。审计署驻郑州特派办与青海省审计厅不但共饮一河水,更在干部交流、业务研讨、项目合作的平台下携手共进。

       近年来,审计署驻郑州特派办和青海省审计厅本着“资源整合、经验共享、相互合作”的原则,以“共同提升审计质量、充分发挥免疫功能”为目标,共同打造有效的合作平台,为加强特派办与地方审计机关的沟通交流、共同推动审计事业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高原审计人员走进中州大地

       2008年暮春,青海省审计厅青年干部小牟来到郑州,开始了在郑州特派办为期一年的交流锻炼。中原生活固然让他感到新鲜,但没有来得及领略河南风光,小牟立刻投入到郑州特派办的审计项目中。

      与小牟一样,还有4名青海省审计厅干部同时来到了郑州特派办。这是在审计署党组的统一部署下,青海省审计厅为加快审计队伍建设采取的重要措施。

       郑州特派办高度重视青海省审计厅交流干部的培养锻炼工作,办党组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根据他们的业务特长,先后安排5人参加了金融、投资、财政等多个审计项目。

      春去秋来,5名交流干部同郑州办的同志们一起走南闯北,制订审计方案、落实问题线索、撰写工作底稿、起草信息简报……当他们踏上火车返回青海的时候,留下的不仅是丰硕的审计成果,更留下了与站台上送别的郑州特派办同志之间的深厚感情。

       一年来,青海省审计厅的交流干部们开拓了审计思路、提升了业务技能,回到青海后当年考核均被评为“优秀”,1名同志还被提拔为处长助理;郑州特派办的审计人员也从地方审计机关的工作中获得了有益的启示。干部交流锻炼为双方队伍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业务研讨共享审计经验方法

       审计工作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审计人员对审计经验的总结。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形势变化和审计对象的特点,郑州特派办和青海省审计厅积极组织开展业务研讨活动,各处室也分别加强了与对口业务部门的经验交流。

       2009年5月16日,位于西宁市五四大街的青海省审计厅多媒体会议室内,郑州特派办赴青海审计组与该厅财政审计处20余名审计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工作。

       双方审计人员分别交流了近年来各自财政审计的特色做法和成功经验,并围绕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下财政审计的功能定位、审计方法、工作思路,以及计算机技术在财政审计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这只是郑州特派办和青海省审计厅业务研讨的一个缩影,类似的业务交流还有很多。无论是面对面的交流,还是工作中的沟通,双方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业务研讨,共享经验方法,推动审计工作的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审计项目合作提升工作成果

       按照审计署统一分工,郑州特派办负责河南、青海两省省级人民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等事项的审计工作。加强与地方审计机关的合作,整合和利用审计资源,是郑州特派办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的重要途径。

      作为青海省省级审计机关,青海省审计厅坐拥地利人和。郑州特派办在审计中注重与青海省审计厅的资料共享、人员互补。2009年,在青海省种粮直补专项资金审计中,郑州特派办和青海省审计厅的8名审计人员共同组成审计组,在对直补资金发放程序、落实情况审查的同时,积极向农户宣传“种粮直补”各项政策,大大提高了审计覆盖率,取得了良好效果。

      审计工作发展需要资源,整合和利用审计资源正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方法。实践证明,郑州特派办与青海省审计厅共同实施审计项目,不仅充实了审计力量,更在审计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了科学共享。

       交流未有穷期,合作前景广阔。卓有成效的干部交流、业务研讨、项目合作三大机制,有力地推动了郑州特派办与青海省审计厅的审计工作。随着审计事业的快速发展,双方新一轮交流合作必将结出新的硕果。(桂鹏  陶程)





【关闭】    【打印】